当英国文学老师在讲台上读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时候,我可没想过我会跟一堆金属打交道。
大学英语文学专业毕业后,我进入了外贸行业,负责出口汽车配件,整天在产品和各种单证中挣扎。尴尬于极度透明的市场信息和便捷的即时通讯,贸易商身份本质下的我正在接受着客户和供应商的无情“混合双打”。
一别多愁善感的英语系就是两年,我早已被供应商的那堆金属产品蹂躏得体无完肤,骨子里透不出来一丝文学的优雅气息。可偶尔办公室午休的时候,我还是会想起那个充满浪漫的英国文学老师和从她嘴里蹦出来的一个个美妙单词。
工作以后,琐碎的日常事务也消磨掉了我大学时一度疯狂的刷机热情。当时有“一代神机”之称的小米4,被我来来回回刷过包括MIUI,Flyme,Smartisan和各种类原生在内的多种ROM;以及2015年微软和小米达成合作,联手在小米4上推出的Windows 10 Mobile体验。可惜微软无心扶持移动操作系统,双方终未能持续合作。后来的事大家也都知道了,微软宣布将于2019年12月10日起终止支持Windows 10 Mobile的安全维护和软件更新。
更遗憾的是,见证我刷机岁月的那部小米4最后也难逃屏碎机毁的悲惨命运。毕业前的一次碾压让它彻底和我告别,一如它曾拥抱过、最后被微软宣布死刑的Windows 10 Mobile。
或许是心有不甘,2018年春节,我在二手市场上淘了一部同样配置的小米4,可不复当年心境,再也提不起任何刷机热情。但这段关于小米4的事也是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
合理的布局和配色,以及科学的交互逻辑应该是众多具备设计感APP的共同特征。体验具有设计感的APP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过程;这样的软件在充分展现其或生产或娱乐的功能属性时,也更能引导操作者沉浸其中。在日常生活中,我对软件的UI设计也有着强迫症般的偏执,甚至于可以为此忽略它的功能属性,只求视觉美观就好。当然了,这已经走向了极端;具有强大用户粘性的优质APP一定是形神皆备,内外兼修的。啥是佩奇?
小猪,红的。
那啥是设计?
根据装了啥的栏目设置,分享一下我的主屏和第二屏:
我手机安装的软件数量并不算多,且所有软件平铺在桌面上,并未设置二级文件夹目录,这对我个人的使用习惯来说最为便利。对于一些使用频率不高的软件我会选择用浏览器访问网页版,例如各类电商购物平台。
鉴于百度令人担忧的检索质量,我在桌面加了一个谷歌的搜索插件,以便于必要时高效准确的检索出自己想要的内容。
回过头来继续说软件。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三款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高频使用的软件,它们同样都有着极具美感的UI设计和丰富优质的内容资源,是个实实在在的“实力派”APP。
和许多多的上班族一样,我每天最难熬的时光是在上下班挤地铁的通勤途中。怎样既能打发这段无聊时光,又能充实自己呢?我选择谷歌播客(Google Podcasts)。
谷歌在音频播客领域尤其显得后知后觉和反复无常,自家的这款Google Podcasts直到2018年中才作为独立应用上架Play Store,而彼时的苹果播客以及国内用户喜爱的喜马拉雅听和蜻蜓FM早已发展的风生水起。虽然姗姗来迟,但谷歌播客在设计上却丝毫不马虎。遵循大道至简的设计逻辑和新的Material Design,谷歌播客的界面直截了当,简洁干净的设计在使用时不会让人感觉无从下手,同时也充分减轻了视觉压力。谷歌在突出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坚持做“减法”,低调保守的交互动画,配上纯白简约的界面使得这款应用在众多臃肿复杂的播客APP之中显得更难能可贵,实在是一股清流。
在功能设置上,谷歌播客仅保留了倍速播放、剪辑无声部分、后退10秒和前进30秒以及离线缓存等几个功能。同时将所有订阅剧集分为“新剧集”、“进行中”和“下载内容”三块,所有未收听完毕的剧集都会默认加入“进行中”,可手动标记为已播放。
日常使用中,我喜欢订阅国际时事新闻,抛开中文栏目不说,在收听外文媒体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两类问题:一类是时事评论的语境,另一类是生词。前者我会选择结合外媒APP的文字新闻报道来帮助自己理解当前所谈论的是什么。比如,我订阅了Guardian(《卫报》)的Today in Focus栏目,它每天的推送内容一定是紧密结合自家报道的热门时事新闻,借助Guardian的文字报道内容可以帮助自己更充分的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这也是我所有说的“语境”。而关于生词,我的观点是:不同于精读精听,在收听音频新闻时我们大可以选择泛听,不必过分追究于部分生词的意思,只求听懂说的大体内容即可;着重应在给自己提供一个英语语言环境,培养语感和氛围。
其实,作为Guardian的特色栏目之一,上面提到的Today In Focus在其自家新闻应用内也有入口。但我个人我更倾向于使用Google Podcasts收听音频,毕竟对我来说,专业的播客应用播放音频内容更具沉浸感。
回到软件本身,将简单做到极致便是设计。时间可贵,我真的只想用它去听点什么,而非把它浪费在无止境的选择上。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不想在地铁上低头刷手机,再去伤害自己那本就脆弱不堪的颈椎和视力,又不想独自挤在人群中时,眼神空置无处安放的话,可以考虑尝试谷歌播客,让自己沉浸在音频世界里。当然了,你得记得下车。
在对比体验过包括CNN,BBC,CNBC和Guardian在内的多款外媒新闻客户端之后,我选择留下Guardian(《卫报》)。
鲜艳大胆的配色风格在Guardian中展现的淋漓尽致。黄、红、蓝、橙、紫等高纯度、多元化的色块辅之以衬线英文字体,使得卫报在一众严肃死板的新闻APP中显得尤为活泼和精致。
在IOS端和网页版上,Guardian对于页面版式的追求也同样用心,拒绝凌乱。
在坚持提供免费内容的同时,Guardian同样推出了会员计划(Premium),价格为每月6.99美元,可试用7天。升级为高级会员之后,可享受应用内免广告和升级版的离线阅读功能;并且增加了Live和Discover两项额外内容,分别主打实时新闻更新和优质内容资源,但较高的订阅费用可能会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尽管如此,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Guardian提供的免费内容已远远足够。
在日常阅读浏览时,对于新闻中出现的关键生词,我会选择长按屏幕选词,调出谷歌翻译的插件进行翻译。我使用的是MIUI,其他一些基于安卓深度定制的国产ROM也都有类似的取词搜索、复制编辑分享、翻译功能,比如锤子手机的大爆炸(小米手机上类似功能称为“传送门”)。
关于外媒,我还想多说一句。不同于国内的监管体系,国外新闻媒体大多都有自己的态度和倾向,其中不乏对中国时事的报道解读。面对这样的新闻资讯时我们应该懂得如何理性思考,一味的偏听偏信、歪曲事实必然不可取,掩耳盗铃式的自欺欺人也同样可怕。
求求你,复制文字给我好吗?不要再截图了。
第三款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应用就是口碑极佳的中文OCR识别扫描软件--白描。少数派关于白描的使用测评文章非常多,这里不做赘述。我只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使用场景。
首先,大家很多时候一定都有这样的情况:当你需要一个录入一个可编辑的文字信息时,同事发给你的却是一张包含文字的截图,真是令人崩溃。
同样的场景还包括誊抄纸质版的文件,相机拍摄的资料信息等等。手动录入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出错,借助白描我可以高效准确的完成工作。
其次,对于手机屏幕上一些无法复制的文字信息,利用白描可以迅速完成取词识别。我将白描添加到手机下拉状态栏的快捷开关里,点击后可对当前屏幕进行划取矩形截图并对所选区域进行文本识别,这相较于截图后进入白描APP内再识别更为便捷。
以上三款就是在我日常工作生活中高频使用的应用。它们或是出行路上的伴侣,或是业余阅读的资讯来源,或是辅助工作的效率型工具;它们都凭借着自身高效优质的内容功能和出色的视觉设计在我的数字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一席。
最后,
分享一个改善生活的小习惯?
睡前泡泡脚,会改善睡眠质量。真的。其实,我也是迫不得已这么早就开启养生之旅......
以上所有就是我在少数派撰写的第一篇文章,希望大家喜欢,其中错误疏漏还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