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少数派 2020 读书月征文活动」



众所周知,中国只有一座城市……

缘起

这周,美国的炸鸡店Popeyes在淮海中路的店开业了,我早上十点二十前去排队已经需要排队四个小时。排炸鸡队伍、脚踩各色 AJ1、手捧 Switch 沉迷捡树枝的都市男女,成功会师排队买光明邨熟菜、衣着朴素的阿姨爷叔。我们交相辉映,互不理解,甚至以为对面是黄牛。

在我敲下这些字符的现在是工作日的下午五点,街对面的人生一串线下体验店已经排起了等待的队伍,这种光怪陆离的场景无独有偶,还出现在刚刚恢复开业的迪士尼乐园、和曾经刚开业的Costco开市客超市……为什么这些,都出现在上海?

08 年父母带我从东北小城来到上海,有时候我会想,我究竟是为什么会来到上海,而不是北京亦或是任何一个城市。我父母是怎样认识上海的,我又是如何构想上海的?上海是如何成为我们心目中的上海的?我们对于上海的认识来自何处?所以,当我们在谈论上海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些什么?带着这些疑惑,我去翻了一些书。


《上海摩登》:我的老上海都市文化索引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要是穿越到那时候的上海滩,你要去哪里玩?

我建议你可以拿一本《上海摩登》作为你的老上海旅游指南。本书虽然是一本学术专著,研究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在上海兴起的都市「小资」文化。虽然是一本学术专著,但是读起来不仅轻松,而且成瘾,难以释卷。

《上海摩登》全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份叫做「都市文化的背景」,作者在这部分从老上海的建筑、画报、电影和文学报刊构建了一个关于摩登上海的幻想图景。这部分也是我一开始读起来最吸引我的部分。

那时的上海有着外滩的建筑群,维多利亚风格的钟楼和纽约式的摩天大厦在这里相互瞭望;这里有举世无双的百货大楼,公司在这里不是打工者们的栖身之地,而是特指那些位于大马路(南京路)上的娱乐中心,是那些包括舞厅、酒吧、咖啡馆、饭店、旅店和游乐场的百货公司;这里有最有情调的咖啡馆,在法租界的咖啡馆里,除了喝咖啡,你还可以听到独树一帜的爵士乐,见到讨论文学与时事的知识分子,当然还有漂亮的女招待;还有形形色色的舞厅,是在上海夜生活最不可缺少的部分,百乐门里奏着美国的爵士乐,伴舞的俄国女郎;城市各处的跑马场和公园,虽然曾经不允许华人入内,但后来成为了市民消闲约会的好去处;上海还有逼仄潮湿的亭子间,住满了远道而来讨生活的人们……

那身处老上海的人,读什么?他们有各种杂志,介绍世界大势,新奇科技,思想潮流,各种主义;他们给孩子买新式的教科书,讲天文地理,历史数学而不止是四书五经。你还能买到各种画报,除了文字还有图片。良友画报上印着最新潮的现代女郎,她们不仅相貌姣好,而且在专业领域颇负盛名。 在各种画报上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电影海报。

所以去看看电影吧?当时的上海有东方好莱坞的称号,诺大的上海滩有几十座大大小小的电影院。电影广告在各种报纸、电车、公交车、霓虹灯、和充斥在城市各处的招牌。而上海的电影阵容也足够能满足观众,有声电影出现的第二年,上海的影院就开始放映了。这里不仅有最新的好莱坞电影,也有国产的精品电影。

《上海摩登》不止是一本专门介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黄金时期物质文化的专著,李欧梵先生大量的笔墨是倾注在其后两部分「现代文学的想象:作家与文本」和「重新思考」中,关于上海的现代性作家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邵洵美、张爱玲等作家的文学探讨,从他们对城市的理解和行为中探讨文学中的现代性。最后了李欧梵先生用两章几十页的篇幅去探讨上海和香港这两座城市的传承与异同;以及探讨在上海出现的着一种世界主义,虽然上海的知识分子拥抱西方文化,但是并没有呈现一种被奴役的状态,上海的世界主义反而是以上海或者中国为中心的,是身处上海的城市人,主动吸纳现代文化,而不是被动的灌输,这创造了上海城市文化的现代性。

在本书的译者毛尖看来,这本书至少有四种读法:当小说看,当散文看,当老上海摩登指南看和当作极其严肃的批评专著。而于我而言,我是把这本书当作一本摩登上海的阅读索引来看。那些对于物质文化的记录,对于现代文学的评论,都是在为我接下来的阅读提供方向。

李欧梵先生用极其扎实丰富的史料,细腻入微的笔触,带我进行了一次对摩登上海的深度游,流连忘返,不能自拔。


《打造消费天堂》:一百年前的上海宁如何消费?

我每次去外滩,都是从人民广场下车,从南京东路步行到外滩。但是南京东路为什么是一个旅游景点?这里似乎没有新天地、淮海路值得一逛,甚至南京东路更不如南京西路值得一逛。但是一百年前这里是另一幅光景。所谓上海滩十里洋场,值得就是这南京东路这一条路,这是上海开埠后第一条商业街,人称大马路,从外滩的码头直接通往位于现在人民公园的跑马场。那时候的马路,真的主要是用来让马匹通行的。

而正是在这十里洋场,树立着前文上海滩最传奇的四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这几家由澳大利亚归来的广东裔华侨主办的百货公司在全世界都堪称独树一帜。这里拥有全世界的百货公司里最大的游乐场,这里有戏院、舞狮、皮影、舞厅、酒吧、中西餐厅、理发厅、单子房、跑冰厂……百货公司也是最早使用新技术的场所,最早在上海使用电扶梯、在夏天开冷气空调,声光化电,极尽所能 。为了吸引顾客, 百货公司率先在一楼沿街的柜台建造透明的玻璃橱窗展示商品,像永安公司还推出永安月刊这样的广告消费杂志,新新公司还成立了自己的广播电台,教育消费者如何消费在橱窗之外塑造着市民的消费观念。

上海的四大公司俱往矣,先施公司现在是上海时装商店;新新公司现在为上海市第一食品商店;大新公司现在改为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永安百货几次更名,现在改回原名永安百货,有时路过,还能听到二楼的阳台上的萨克斯表演。

加州大学历史学博士连玲玲用25年写就的这本《打造消费天堂:百货公司与上海消费文化》,关注的是消费主义是如何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观念,又通过何种途径,塑造了近代社会。本书关注的不仅是百货公司的商业历史 ,而是从百货公司作为研究的切口,描述探讨消费主义是如何在中国传播的,以及如何塑造都市文化与社会性别史的变迁。本书从两大部分来进行探讨,第一部分是有城市、商店、游戏场所构建的消费空间,第二部分则是讨论由广告、公司杂志和性别标签打造的消费观念。

整体上这本书带给我的阅读体验十分愉悦,前半本书对于上海的消费空间论述满足了我的掌故控,后半部书对与消费文化的讨论,尤其是消费主义中的对于国族华洋,尤其性别塑造这部分非常精彩。现代消费文化进入中国百年,太古、大丸百货、友邦保险一百年前就立足在这片上海滩,一百年后,人们似乎也没什么变化。


《霓虹灯外》:摩登上海里那些不摩登的普通生活

在《上海摩登》和《打造消费天堂》里,作者们笔墨多关注的是主动拥抱上海城市化、现代化的人们,但不是所有人都是像本雅明笔下的那种「都市漫游者」,也不是所有人都乐意主动积极地拥抱城市化。生活在在大马路、霞飞路之外的普通人,是怎么在上海这座「魔都」中揾食恰饭讨生活的呢?

卢汉超的这本《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就全景式描绘,精彩的再现了拥挤有生机勃勃的上海里弄,普通人们在上海如何度日,住在怎样的房子,怎样陌生,怎样娱乐,怎样交流沟通。

如果说《上海摩登》和《打造消费天堂》是带着读者前去外滩、大马路、霞飞路这些上海最繁华的地方穿梭在影院、舞厅、百货大楼,那么《霓虹灯外》就是带读者远离这些地方,前往上海的街头巷尾,走入里弄、石库门里面,去见识最普罗大众的生活。早上起来首先要去倒马桶,去大饼店买四大金刚吃早餐,或者就在家里吃泡饭。去逛菜场买菜煤球店、裁缝铺,去普罗馆吃午饭,去老虎灶搓背洗澡。跟人力车夫讨价还价,在弄堂口的小摊剃头,听小贩叫卖冰块、西瓜、冰淇淋,看买梨膏糖的小贩用讲故事招徕顾客,还可以来一串油炸臭豆腐或一碗馄饨。

《霓虹灯外》试图讨论上海的城乡关系。当时的乡下人是畏惧城市的,城市是来官司的、交税交租的地方,是充满着罪犯的地方,即使是民国全盛时期的上海。但是天灾和战乱,人们被迫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在上海做一个出卖体力的人力车夫哪怕是做乞丐,毕竟也比死在饥荒和战乱中要幸运的多。

《霓虹灯外》试图从上海的小人物的日常生活里,去探讨上海的城乡关系是如何变化的?上海人的市民身份认同又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个人而言,联系我所处的当下的上海与这本书描述的往日的上海带给我的启迪,似乎更甚于《上海摩登》与《打造消费天堂》。


《上海老味道》:在街头巷尾,以怀旧的名义纵欲

都说到了日常生活,怎么能不聊饮食。《上海老味道》这本书就是一本美食随笔,作者文笔很好,写的是小吃,也是文史掌故,也是作者个人的时代记忆。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生煎包子,沈先生不仅把做生煎包子的做法写的活色生香,而且还讲述了了大壶春和萝春阁的掌故。萝春阁的老板是在《打造消费天堂》中出镜过的黄楚九。他是大世界的老板,大世界是上海最大的游乐场之一,最有特色的是十二面哈哈镜,留存至今。作者讲黄楚九喜欢吃生煎馒头,有天发现常吃的生煎馒头摊不开了,原来是厨师跟老板闹翻了,厨师看不过去老板偷工减料赚昧良心的钱,不做了了。黄楚九一听就把这位实在的师傅请到了自家的萝春阁。大壶春现在仍是上海生煎的知名老店,可惜这家和大壶春其名的生煎馒头店,却也找不到了。

(P.S. 如果你喜欢新裤子乐队的话,那他们的专辑名称《龙虎人丹》就挪用了黄楚九创造出来的龙虎牌仁丹。)

另一个例子是城隍庙的梨膏糖。在《霓虹灯外》有写道,旧上海街头卖梨膏糖的小贩人称「小热昏」,会讲故事吸引顾客售卖梨膏糖。在《上海老味道》里沈嘉禄先生就讲述了买梨膏糖这个行当的不同流派。有的在城隍庙里卖给被香火熏到的善男信女,有的在街头一边现熬现做,一边唱着广告小曲宣传功效,还有的摆一个长凳说唱时事新闻,冷嘲热讽,观者云集,像是1920年代的脱口秀。

《上海老味道》书中有写道新天地马当路那里有一家专门售卖油豆腐粉丝汤的小店叫「马南一汤」,我刚巧曾经吃过。这家店在老字号沧浪亭的旁边,油豆腐粉丝汤是好吃的,但也不是值得专程跑一趟的好吃。书里的时节,新天地的房价是两万一平,到我吃到的时候,已经涨了六七倍不止了。


《海上中文系》:为什么华师大的姑娘这么可爱?

《海上中文系》是一组随笔,收集了复旦大学中文系和华师大中文系的一些师生的散文,比如有复旦大学的章培恒、陈思和、郜元宝、张新颖,华师大的李劼、陈子善、格非、毛尖这些名家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的两所高校的校园生活。

我也不记得我怎么发现的这一本书了,为了写这个专题,我又翻出来看了一遍,果不其然,这些师长的文字,常看常新。

陈思和回忆贾植芳先生:知识分子意味着什么?

贾植芳先生是复旦大学中文系著名的教授,曾蒙受二十五年的不白之冤,一生坎坷,颠沛流离,多次入狱。在贾植芳先生去世以后,作为学生的陈思和先生经常会被问到:贾植芳先生的学术成就是什么?与季羡林、王元化相比怎么样?陈思和先生没有回答这些问题,而是讨论了另一个问题,人何以为人?知识分子真正应该追求的是什么?陈思和老师重新探讨了古人所谓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陈老师认为,「立德」表现为一个人是否能为周围环境营造良好氛围,通过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来影响他人,并能将这种原则人贯穿坚持到自己的日常行为。「立功」是指一个人的工作成绩并有益于社会,「立言」不过时「德」与「功」的注释。就如同傅雷先生,哪怕并没有翻译巴尔扎克全集,傅雷先生也是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之一,因为他的「德行」超过了他的「言行」。

对于贾植芳先生、傅雷先生等等这些知识分子而言,受限于时代,不能仅以「言」来论定其价值,而在当下这个重视结果的时代里,陈思和老师对于贾植芳先生的这些回忆,对于我们这些后辈末学来说,可能有新的意义

丽娃丽坦河,是华师大姑娘这么可爱的原因吗?

说到华师大,其实我并没有去过,但是我有幸认识的华师大小姑娘,还真就挺可爱的。我不知道张志超到底去华师大见到了什么样的姑娘,不过丽娃丽坦这位白俄少女,却总是游荡在字里行间。

据说,华师大有条小河叫做丽娃河,相传是一名名叫丽娃丽坦的白俄贵族姑娘,因失恋跳入这条小河,以身殉情,这条河因此得名丽娃丽坦河,简称丽娃河。白俄姑娘的贵族父亲认为这里的气氛不适宜少男少女生活,太浪漫,太诗意,太缺乏理性,为了保护其他儿女搬离了这座园子。

《上海摩登》中有提到,这条河在三十年代就有盛名在外,是作家们非常喜欢的去处。茅盾的《子夜》里就有写到这里当时是个白俄人开的游乐园,有美酒、音乐、舞厅、咖啡馆、饭店和花园,还有个很受欢迎的露天舞池,是个适合约会的浪漫空间。

也许正是因为这条丽娃河,我印象里的华师大,总是充斥着波希米亚风格的浪漫想象。那里曾有蜚声海内的学术名家,有桀骜不驯的教师和同样不羁的学生们。


《上海外滩建筑地图》《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图》:网红景点的背后那些故事

每次有朋友来上海玩,问我有什么推荐,我都会语塞。似乎总要去外滩看看,年轻一些的还要去武康大楼看看,可是外滩到底有什么值得看的我总是语焉不详,都知道是万国建筑博览会,但是到底都有什么特色我也不知道。直到我发现了这套小册子。

这套小册子中英双语全彩,以门牌号为线索,如同一本旅行指南,带你从外滩信号塔一路走到半岛酒店。这套书的文献扎实,但对每一座建筑的介绍都很简明,并且还附有参观指南,比如对外滩二号这座曾经的上海总会大楼,现在的华尔道夫酒店,就推荐读者走入按照原貌复原的长吧,这座当时世界最长的吧台,超过一百英尺长、抛光的桃心木做成的吧台,透过酒吧就可以看到忙碌的黄浦江。酒店的电梯和壁炉都是原物,作者建议去这座一百多年的建筑里喝一杯,感受下大班时代的怀旧气息。

这一套书我还推荐另外两本:《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图》和《上海邬达克建筑地图》。


《上海秘境》《跟俞菱逛马路》:闲逛上海的本地指南

关于我了解我现在身处的当下的上海,其实我没有太多想得到我可推荐的书籍。不过当我的朋友、同学甚至是我自己逛腻了外滩豫园陆家嘴,想找点不一样的地方游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这两本书。这两本书都算是公众号文章的集锦,都致力于探索上海城市的不同角落。书本身并没有太多可说的,不过还挺适合周末出门压马路或者来个stay vacation/城市微旅行之类的旅行指南。

《上海秘境》是《TimeOut上海》杂志同名栏目文章的选集,这一本关注建筑和景点本身,向你介绍你知道或者不知道的上海建筑、景点和背后的故事。杂志现在不好买了,但是公众号里的这个栏目,有时候还能看到更新。

《跟着俞菱逛马路》介绍了五十条马路中的五十家小店,与上海秘境不同,这本书主要关注街上的一家家小店,服装店、书店、餐饮店、咖啡店等等。这本书还给出了几个两天一晚的主题旅游线路,比如邬达克,比如张爱玲,给出了酒店和餐厅以及线路图的建议。就算不出去玩,也可以找个下午随手翻翻。这本书其实不用买,有一些上海的小店比如绍兴路上的瓦尔登湖,柜台上就摆着好几本,如果你在上海的哪家店里正好看到,坐下来翻一翻,可能是这本书最合适的打开方式。

最近受疫情影响,公众号还做了「保护上海小店」的活动,关注那些因为疫情濒临或者已经倒闭的经营多年的路边小店,感兴趣无妨关注一下。

后记

在这个征文活动的一个月以来,我借此机会读了一些关于上海的书,也发现了很多这个主题的书列入了我的正在读或者想读清单中。我很享受这种主题阅读,,李欧梵、彭穆兰、连玲玲、钱宗灏……这些当下学者的名字和鲁迅、刘呐鸥、邵洵美、茅盾、邬达克、梁启超、福开森、张爱玲、黄楚九……历史上的名字在不同的书中客串出现,《申报》、《北华捷报》、《字林西报》这些历史上的概念也鲜活了起来,我甚至有一种看MCU电影的感觉,类似于看着钢铁侠、美国队长在不同电影中客串出镜。我十分享受这样的阅读,也希望读到这里的你,也一样享受阅读的乐趣。


参考:

图书:

《长乐路》

《生活的逻辑 :城市日常世界中民国知识人》

《浪荡子美学与跨文化现代性》

《银元时代生活史》

《上海外滩》

《百年回望:上海外滩建筑与景观的历史变迁》

《上海繁华:都会经济伦理与近代中国》

《青年变革者》

《海上遗珍》(武康路、复兴路、衡山路)

《谷腾堡在上海:中国印刷资本业的发展》

《上海邬达克建筑地图》

《与邬达克同时代-上海百年租界建筑解读》

《勃艮第之城:上海老弄堂生活空间的历史图景》

《都市形态的历史根基:上海公共租界市政发展与都市变迁研究》

视频:

《与邬达克同时代》

《再见邬达克》

Cbvivi的 Vlog

平记沪语

好叫好伐&G僧东&兔子队长油百万

电影考古学

B站活动:魔都老建筑

公众号

一片吃心

跟着俞菱逛马路

艾格吃饱了

企鹅吃喝指南

魔都食鉴局

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播客

《Vol.65 上海租界真的是「屈辱」的历史吗》洋泾浜radio@旧金山 吴语上海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