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大内容网站涌现。不管是微博、微信公众号,还是知乎、简书、印象识堂等,准入门槛大大降低,越来越多的优质写手得以展露才华。在这些写作者中,有相当一批人在从事评论写作,如书评、影评,当然还有时评。《时评写作十讲》是专门讲时评写作的,但书中提到的很多内容对所有类型的评论写作甚至对所有类型的写作都有很大借鉴意义。

作者曹林,中国青年报编委、社评部主任、首席评论员。2003年开始时事评论写作,2004年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加盟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版,在国内数家媒体开有时评专栏,评论作品多次获中国新闻奖以及中国人大新闻奖等奖项,著有《时评写作十讲》、《拒绝伪正义》、《不与流行为伍》等。作者还在北京大学客座讲授评论写作课程,至今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数十所高校作过讲座,很受学生欢迎,是当今中国最著名的时评作家之一。

曹林的这本时评写作教程最大的特点是打破了传统评论教材的结构安排,以更符合评论写作内在规律的问题意识去安排章节,对写作规律作了独到的剖析,提出了“评论的附加值”和“评论的表达效率”这两个核心概念。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时评写作参考书,不但可以帮助初学者少走弯路,尽快上手,也可以帮助评论员走出误区,迅速提升自我。

接下来,我会从“写作前的准备”“评论的附加值”“评论的表达效率”和“评论的观点”四个方面来和大家聊聊这本书。

一、写作前的准备

第一,资料积累。任何文字输出工作,都需要资料积累,尤其是时评写作。作者说他写时评多年,一直保持一个习惯:随身带一个笔记本,随时将自己的想法记下来,将书上看到的有价值的信息记下来。

现在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而且时刻不离身,手机记录是个不错的选择,记录、同步一并进行,便于在电脑上整理分类。说到整理分类,作者说他在上网时会将有意思的信息和有价值的数据保存下来备用,并且定期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存放到相应的文件夹中。如下:

  1. 有用的数字:比如中国百万富翁增加12%;中国一些让人沉痛的世界排名;垃圾邮件占到中国网民所收邮件的2/3;46%的公众认为身边存在安全隐患;等等。
  2. 公共政策:比如爱尔兰要征“嚼口香糖”税,预计每包缴税5欧分;为减少温室效应,新西兰拟征牛屁税;等等。
  3. 科学发现:比如有科学家发明基因疗法对付不忠,打一针就不再花心;日本一公司研造出造梦机器;美国科学家研究有新发现,男士天生不爱女强人;科学家发现忧郁的人往往大脑活动过度;等等。

经常整理、翻阅资料库有什么好处呢?能发现新的评论选题和评论视角。评论很大程度上比拼的是信息的多寡和权威程度,建立资料库,可以积累自身在相关话题上的有价值信息,从而使自己的评论更有“附加值”。无论是用随身携带的记事本,还是用其他记录方式,时评作者必须保持一种“开放状态”,把新闻事实容纳进来。

这就是作者在资料积累方面的心得,简单说就是,随身带笔记本或者用手机记录,并且定时进行分类整理消化。

第二,再说说阅读。长期的文字输出必然伴随着大量的阅读。1920年美国出版的《社论:一项对写作效力的研究》中这样写道:

阅读是社论作者第一位的资源。

那该怎么进行高效阅读呢?方法很简单:挑选好书。

作者的选书心得是“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比如他在读了《光荣与梦想》后对美国的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一口气读了托克维尔的《美国的民主》、方纳的《美国自由的故事》、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由美国史对美国人产生兴趣,然后读了李普曼的《公共舆论》和斯蒂尔的《李普曼传》。

张佳玮表达过一个类似的读书心法,不过不是按作品,而是按作者。他是这样说的:

(对于选书)我有一个很狡猾的主意,找个自己喜欢的作者,然后从他的书里挖他喜欢提到的人。比如,我第一次知道卡尔维诺、奥威尔、马尔库塞、杜拉斯这些名字,是我小时候读王小波时看到的。我第一次知道胡安·鲁尔福、科塔萨尔,都是打马尔克斯那儿知道的。我第一次知道菲茨杰拉德、钱德勒和卡佛,是从村上春树那儿。有些作者特别慷慨,会把自己的宝库敞开。好作者被人民推拥,更好的作者被好作者推拥。博尔赫斯、纳博科夫、哈罗德·布鲁姆这些人,写点小散文都喜欢提大堆名字,你按着作者找,一逮一个准。

现在每年出版的图书浩如烟海,质量参差不齐,我们平时读书,可以按照这两位的读书心法,读之前就做好甄别。从内容出发寻找关联书籍,或者从作者出发寻找值得读的好作者。

关于读书,作者给了初学者一个忠告:

读书要记笔记,不要以为在书上画了,那画了的东西就会成为自己的,只有记下来,并一边记录一边与时事结合着思考,它才会成为你的活思想。否则,看过的书基本上等于没看。

以上关于资料积累和阅读的建议,既是写作之前的准备,也是写作过程中应该长期坚持的两项。对于初学者,尤其重要。

那么,真正开始写作评论时,重心应该放在哪儿呢?作者提出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附加值”。

二、评论的“附加值”

首先,既然是“附加”值,那“附加”在什么上?对于时评写作,“附加值”是指附加在新闻报道上的值。

其次,什么是评论的“附加值”?简单说,就是一篇评论中高出公众认知,且超越新闻预设判断的信息。

公众在阅读后获得了他原先不知道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是他忽略掉的信息或知识,也可能是你的独家信息、独到判断、独特认知,还可能是你用了一种精彩的表达方式,让读者透过事情表象抵达了本质。

作者很烦有人对他说给新闻“配”个评论。“配”字让评论变成了新闻的从属和附庸。评论也是新闻,它的新不表现在提供事实信息,而表现在观点信息、价值判断,以及基于理性的分析而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的事实判断。评论本身也是有价值、有思想的,只是不像哲学那般深奥晦涩,而是力求简洁。

本书主要讲时评写作,但“附加值”的概念对其它文体的写作也大有用处。它应该像个长在明面上的胎记,让读者一眼认出,这是你的文章。

最后,如何才能让评论文章拥有高“附加值”呢?

答案是“坚硬的写作”。什么叫坚硬的写作?你的文章中一定要有一个坚硬的干货,而不是人人在百度上都可以搜索到的信息。它的反面是“为作而作”、“非要写作”、“勉强成文”。

坚硬的写作,就是你要有这个坚硬的信心,写出来的文章一定能在某个方面让读者有所收获。

具体来说,想让自己的文章拥有高“附加值”,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 亲自调查。建立在调查基础上的评论,会掌握一种信息优势。这里的“附加值”是基于对现实的尊重,避免谣言和主观臆断对判断的影响。写作之前的准备工作中要“读万卷书”,真正开始写作,要学会“行万里路”。
  2. 专业取胜。做专家型的评论员,以专家的视野、专业的深度增加文章的信息和价值含量。要做到这点,平时在博览的时候,要注意精研某一方面的问题,多看这方面的书,多搜集这方面的信息,关注多了、写多了,就能掌握比别人更多的信息和更深层次的认知。
  3. 以小见大。不要站在云端玩弄宏大概念、谈论大问题,而要放低身段,从自己熟悉的身边小事和切身经历说起。多讲“我”的故事“我”的经历,让大家在生活的“共鸣”中有所悟,这就是“我”的附加值。如今许多学生在校园中就开始写评论,作者劝他们不要动不动心怀天下,写金融安全、三农问题、政治改革等大事。最好还是从身边校园内的事务、自己最熟悉的事情写起,比如学术腐败、校园民主,发表论文的经历、评奖学金的过程、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等,既熟悉又有亲身经历,更容易让文章有附加值。

总结一下。为什么评论要有“附加值”?现在纸媒和网络每天生产出来的评论多如牛毛,在这信息海洋中,大家读你的而不读别人的,是因为你写出了别人没有的东西,能让人有收获。那点收获就是你文章的附加值带来的,它是你的文章吸引到读者注意力的法宝。

那么,一篇评论拥有了附加值,是不是就能成为一篇优秀的评论?不一定。这就要提到评论写作的表达效率。

三、评论的表达效率

评论的表达效率,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文字、以最容易理解的表达方式向读者传播观点。

提高表达效率最忌讳的是发散性思维。新手写作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总想“面面俱到”,在一篇文章中谈许多问题。“面面俱到”就是一面也没到。仅仅一千字的文章,出现五六个论点,作八九个判断,每一个论点都没有说透,每一个判断都点到即止,这样的评论就是典型的没有表达效率。

在有很多话想说、很多角度可以评的情况下, 最好先静下来把思维理一理,找一个最让自己有表达冲动的角度切入,选择一个自己感觉最独到的论点,然后组织论据和集中材料论证这个论点。这样的评论,才会紧凑、清楚,表达效率才会高。

一篇具有表达效率的评论,要具备三个特点,满足五个要求。

三个特点:
  1. 标题要精彩。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如果标题不能吸引读者,再精彩的内容都白搭。所以,一篇评论中最精彩和最精华的元素,最好能体现在标题中。得到有一堂精品课——《如何写出吸引人的好文章》,第二讲就是《怎么起一个好标题》,作者给出了详尽的解决方案,建议听一听。
  2. 语言要简洁晓畅。首先,语言应该是确定的,不能含糊其辞和有歧义,不要让读者去猜你的意思;其次,不要使用生僻字词,尤其避免使用晦涩的学术概念和专业术语,尽可能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再者,句子结构不宜过长,应该短促有力;最后,段落也应该尽可能短,以便读者掌握全篇的层次结构。时评语言,最好让人过一眼就明白你想说的意思,这样的表达才有效率。
  3. 要有最高效的表达结构。文章的结构和段落的安排也要服从于表达效率。有个传播学试验结果表明,文章的一个段落如果超过4行,读者的注意力就会转移。作者说他的许多朋友在写评论时,都尽可能地将文章的每一段控制在4行以内。

另外,尽可能少地使用修辞和铺陈,因为修辞和铺陈很大程度上只是表达情绪,渲染情感,无助于说理。

五个要求:
  1. 引述新闻要尽可能简洁(当然,不能为了简洁而断章取义);
  2. 铺垫部分要尽可能短,快节奏地进入主题;
  3. 言简意赅地亮出自己的观点(最好能精炼成一句话);
  4. 论点间应该有层次,或并列,或递进,不要在一个论点上重复论证;
  5. 结尾处重申核心观点。

到这里,书中两个核心概念“附加值”和“表达效率”就说完了。这两个概念的作用,简单说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作者的观点表达。所以最后一部分,我们说说“评论的观点”。

四、评论的观点

观点是一篇评论中最核心的要素,是评论的灵魂。评论最重要的附加值,主要体现在观点中;作者的见识和积累,主要通过观点表现出来。

观点,是对事实或价值的明确判断。那什么又是判断呢?判,是分析和推理;断,是给出明确的结论。这个“断”很重要,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不含糊的决断和结论,才能叫“断”——读者看你的评论,主要就是看你的清楚、明确的判断

我们经常问一个人:你对这件事有什么观点?实际上是在问:你对这件事有什么判断?

评论中用得最多的两种判断:事实判断价值判断

事实判断,即对事实本身作出的判断。因为事实客观存在,所以判断往往最终可以用事实进行验证。著名评论家马少华先生曾谈到,1911年2月1日,邵飘萍为“清军将领联名电奏请清帝退位”写的时评,最关键的一句判断是:“清帝退位而后祸中国者,必袁世凯其人矣。”数年后果然应验。这就是事实判断。因为事实判断存在可证实或可证伪性,所以作事实判断存在较大风险,对评论者素质要求比较高。

价值判断,就是从某种价值观、情感、原则、道德、伦理、审美标准出发,对事实作出判断。比如,这样做是不对的,某种行为是违反道德的,政府这个规定是不正当的,等等。因为价值观、道德观等是多元的,不同人有不同理解,所以,价值判断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并没有客观的共识和量化的标准。基于此,对一条新闻,进行事实判断的很少,而进行价值判断的却很多,因为价值判断的空间更大。

关于评论写作的判断次序,资深媒体人刘健是这样说的: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断是非,再说利害。这句非常精辟的话,基本上涵盖了评论中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判断。先问真假,作的是事实判断;“再断是非”和“再说利害”则涉及价值判断。

当下这个时代,因为阐释的狂欢和多元主义的喧嚣,是非界限变得模糊。许多明显违法的行为,因为披着弱者的外衣,或有着善良的意图,或有着多数人的优势,或是指向人们所痛恨的人或行为,常常会赢得舆论的同情并被追捧为舆论英雄;一些正当合法的行为,因为是公众所痛恨的人所为,常常也会被仇恨的口水所淹没。

每天都会有大量热点事件通过电脑、手机出现在我们眼前,把我们卷入争议的漩涡。面对这些事件,很多评论文章罔顾事实,断章取义,不断是非,只说利害,导致“作出判断”变成“全民混战”,甚至演化为“网络暴力”;有相当多的读者即使不写文章发声,也会在评论区、留言区发表观点,表明态度,直接加入到“战局”中。因此,不管你想不想学习评论写作,这本书都值得一读。它能帮助你培养时评作者的思考方式,以及他们拨开迷雾看本质的能力,这些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是必要的。“时评人思维”多了,愤青和网络暴力就会少;愤青和网络暴力少了,社会才能更理性,更文明。

到这里,《时评写作十讲》这本书就聊完了,文章比较长,简单回顾一下。

全文分四大块:
  1. 分两方面讲前期准备工作,一是要大量积累资料,二是要大量阅读;
  2. 介绍了本书提出的核心概念:“附加值”。简单说,“附加值”就是提供给公众之前不知道的东西;
  3. 一篇好的评论,除了“附加值”外,还应该具有高效的表达;
  4. 评论的灵魂是“观点”,观点要基于“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