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概括
都2023年了,作为一个“互联网搬砖人”却选择了线下实体店买车,被实体店销售一番忽悠,付首付办贷款,全程下来不到3小时一气呵成。本以为相关事项会被安排的明明白白,接下来只要耐心等待车辆到位,万万没想到等到的却是一次次扯皮、销售人员的辱骂以及相关门店的欺骗。文章的前半部分主要为事件相关流程,对此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直接拉到后面,直接查阅警醒部分。
背景说明
2022年10月份,经过了连续五六年的摇号,终于中签了天津的小汽车专项车牌。虽然目前人不在天津工作,但是担心以后天津的汽车牌照会像北京一样,有着极高的获取成本,而我们也没有完全确定以后不到天津发展,所以还是决定想办法把这个牌照留下来。综合考虑,老婆家里人比较多,老人年龄较大有看病需求,小弟在市里上学有辆车也会比较方便。但是目前家里只有一辆已经有10多年历史的尾挂小货车,对于老人和小孩都不够友好。加上现在异地检车不算麻烦,所以计划在天津购入一辆新车,接着通过汽车托运的方式将车子运到昆明给老婆家里人使用。
![](https://cdnfile.sspai.com/2023/07/30/c7d6ff23b5bc8df186d644de428360b5.png?imageView2/2/w/1120/q/40/interlace/1/ignore-error/1)
注:关于天津专项摇号指标使用规定:
- 本次专项摇号活动的中签者须在天津市购置新车。
- 专项摇号中签的小客车指标有效期为6个月且不得转让。
- 指标所有人应当在指标有效期内使用指标。
- 逾期未使用的,视为放弃指标,5年内不得再次参与我市增量指标申请。
- 通过个人专项摇号指标登记的车辆,可产生更新指标;再次更新时不限制车辆购买条件,可以用于普通车、节能车或者新能源车办理登记。
事件回顾
事情的经过本人尽可能的客观描述,但是因为对相关销售人员及对应经销商整体服务不满,会有一些主观上不认同,所以部分描述可能带有个人情绪,请诸位读者见谅。
店铺看车
在车牌指标确认之后,有时间就会在网上比较下各种车辆的性能、价格、外观等指标,断断续续的看了几十款车,期间也在北京线下的4S店集中看了几款车。最开始,我们的预算在10w内,买一辆风评较好的轿车,核心诉求是省油、性价比高、后期维护成本适中,能够基本满足日常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的比较,在日产轩逸、长安逸动、吉利帝豪等几款车中纠结,加上工作比较忙,所以迟迟没有决定。最后距离指标有效期还有一个月左右时,我们决定周末直接开车到天津来确认最终的选择。
因为从北京出发,距离最近的汽车集中销售地就在蓟县,所以我们把购车位置选在了蓟县。在到达了蓟县的汽配城之后,先是实地查看了之前选择的几款车型,还在逸动和帝豪之间犹豫,在闲逛的时候逛到了一个拼凑的店铺,里面销售的车辆品牌包括长安、本田、丰田、星途、奇瑞等四五个品牌。经过一番沟通,在对方详细介绍之后我们看中了一款奇瑞旗下的星途SUV,星途追风御风行。除了购车的需求外,还额外的购买了一些其他的服务,最终整体的费用包含购车款项、新车贴玻璃膜(含天窗冰甲)、地垫、协助办理新车相关流程、将新车从天津发送到云南指定地点的托运费、新车1年保险费用、已有车辆玻璃膜(含天窗冰甲)以及后续办理新车各种手续。付款相关手续办理完成后很是轻松,因为想着只需要一次到店就把新车和已有车辆的问题都解决了,高效直接。但是万万没想到,销售人员交款前后完全是两幅面孔,甚至还在沟通过程中被侮辱谩骂。当时为了让对方帮助办理贷款,我还将身份证原件留给了对方,现在想想真的是后怕。
玻璃膜沟通
在完成首付和部分贷款的初步资料后,我们就直接开车回家了。这期间还出了个问题,贴膜时对方承诺的是给我们贴的是透光度高、质量优质,店内最优质玻璃膜,但是在开回去的实际体验下来,结果却是透光度差、体验不好;回到地库需要很费力才能看到车外边的情况,对于驾驶员来说十分不友好。和对方反馈这个问题,对方的回复是我们的车首次贴膜,驾驶员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就不会有这方面的困扰。但是经过两天的使用,膜的透光性太差影响视线的问题仍然存在,最后不得已选择用刀片在驾驶位和副驾驶两侧的玻璃上切角,避免影响驾驶造成危险。
而对于新车,我们多次嘱咐因为运到昆明是给家里视力没那么好的老人使用,所以千万不能贴透光性差的膜,一定要贴浅膜,但是最终对方还是很”好心“的给我们贴了隐私膜,导致最后车子运到家里时影响日常使用,不得不将玻璃膜全部撕掉在本地重新贴。
![](https://cdnfile.sspai.com/2023/08/06/8c2ae29cb9a88c3311b6179203fd987f.png?imageView2/2/w/1120/q/40/interlace/1/ignore-error/1)
贷款沟通
完成付款的第二天,销售人员告知需要我的一个银行卡作为还贷款的银行卡,在提供的银行卡照片后对方才告知我,只能使用指定的几个银行的卡,而不巧的是我没有对应的银行的银行卡,而身份证还在对方手里,于是乎又要将身份证寄给我,我办好银行卡后再把身份证寄给对方,因为接下来还有上牌的手续需要是用我的身份证,这一来一回又耽误了几天的时间。
运输问题沟通爆发矛盾
在完成付款后的第7天(4月1日),对方告知相关的手续已经完成,可以安排托运。但是这之后的两天,对方一直没有给出最新的托运进展,到了4月3日我电话联系对方,对方告知之前一直在忙才联系板车,之后的几天每次沟通的结果都是没有发出,直到4月6日的晚上八点钟,销售人员才告知我车辆已经发走了,但是当我询问预计什么时候可以到达,以便于我联系家人接收时,对方以”路况不确定“为由拒绝给出预计时间,
到了4月10日时,询问对方车辆当前的情况,对方一直强调”没有物流电话,也不能给司机打电话“,一直翻来覆去的说这一段话,于是我选择给对方打电话沟通,告知可以通过发微信或者短信询问下情况,对方回我如果因为司机因为开车接电话出事谁负责之类的话,我有点烦就吐槽了一句”真tm服了”挂断了电话。
后续选择微信群内沟通,对方仍然是反馈没办法问,也不能提供电话。基于我回复的”这说的是人话吗?“开始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我,说我不尊重他们,让他低人一等。还强调之前一直帮我们处理各种事项,说是良心喂狗。
电话沟通被辱骂
本着快速沟通了解情况的目的,我老婆直接给对方打电话,被对方直接骂没有人性,压榨他们销售人员,挂电话以后并退群。于是给汽贸城老板打电话,态度与销售人员一致,直言我们要求太多。
于是我们选择从星途汽车的官方进行投诉,在说明了情况以后,星途官方称这个汽贸店不是星途官方的代理商,而是代理商下的二级分销商,他们没办法直接联系对方解决,需要代理商进行处理。于是只能选择再联系星途汽车天津区域的负责人,他们去找到代理商,代理商再找到分销商去协调解决。
再起波澜
在车子发出后的第9天,终于收到了来自拖车公司的电话,但是对方却是询问能否送到位置B,而不是指定的A,因为当时汽贸城的销售就没有和他们说清楚。但是因为位置B距离家里还有60多公里的路程,我坚持要求到达A地,对方想要安排司机开车到A,我们因为担心路上出现问题需要走我们的保险承担责任,因此拒绝,接受了对方退款200元,将车辆运输到B点的方案,然后联系我们的家人到B地去取车,车辆算是平安的到达了家人手上。
事后处理
在车辆到达之后,本着尽快解决的心态,再次给星图客服打电话,客服反馈对方已经联系我们并解决,实际并没有,再次说明情况并请星途客服处理。最后星途华北销售负责人、天津星瑞客户经理(汽贸城代理商的上一级)先后询问流程并电话道歉,然后拉相关的人员进行处理,最后的结果是
- 赠送一套透明玻璃膜(我已经表明不要,对方强力要求我接受)
- 代理商负责人道歉
- 汽贸城老板道歉,为相关销售人员办理离职
![](https://cdnfile.sspai.com/2023/08/06/598db705354824df8102b149d53443cc.png?imageView2/2/w/1120/q/40/interlace/1/ignore-error/1)
虽然对方声称已经为相关销售人员办理离职,但是我还是找我的朋友去加了一下销售人员的微信钓鱼,结果和我预想的差不多,汽贸城的老板就是在撒谎,为了应付而编造了相关情况而已。同时我和星途的相关人员反馈,得到的结果也差不多。不过实在是不想再这个事情上再投入更多的精力,也就到此为止了。
![](https://cdnfile.sspai.com/2023/08/06/cceefd7498293e0b917ab0e1fdb617ef.png?imageView2/2/w/1120/q/40/interlace/1/ignore-error/1)
4S店与经销商
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波折,在我个人看来很大的原因是在没有对于4S店和经销商的区别且没有对于经销商有明确了解的前提下贸然选择从经销商处购买;对于一个对汽车小白来说,单纯的以购买价格以及所谓服务的全面性而选择了经销商。
简单的查询了一下4S店和经销商的差异,这里整理一下分享出来,信息内容不一定准确,欢迎大家斧正。
差异点 | 4S店 | 经销商 |
---|---|---|
品牌服务 | 单品牌服务 | 多品牌服务 |
价格 | 高 | 低 |
车源 | 汽车厂家、经销商 | 4S店、其他渠道 |
所有权 | 厂家 | 经销商 |
后期保养 | 厂家 | 经销商(或厂家) |
服务范围 | 售车、售后保养、维修等 | 售车&经销商能力 |
个人建议
这次线下购车算是一个彻底的翻车经验,主要是希望给大家提个醒,如果选择线下购车有几点注意事项作为参考内容
- 尽量选择汽车品牌官方的店铺,也许他们无法提供涵盖内容广泛的“全套服务”,但胜在出了问题方便快速寻找突破口并上报处理
- 相关约定一定要落实到买卖双方一致认可并有法律效率的文件上(无论是纸质文档或者微信的沟通记录),口头的承诺是否可以如期达成要依赖于销售人员的个人素质以及职能范围的大小,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
- 购车之前了解好相关车辆的信息,也可以选择找一下懂车的朋友帮着一起参考
- 与销售人员沟通时不要交底,过分的信任很有可能被对方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