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放轻松」征文活动。
有无数篇文章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和日新月异的变化,人身处其中不停地卷,轻松好像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想象。
把“放轻松”作为一个主题提出来,也许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这个信号说我们是缺少放松的,也是需要放松的。而这种放松甚至需要一种刻意的、有意识的努力。一个“放”字就蕴含着某种动作的意味,毕竟只听说过放“轻松”,没听说过放“紧张”或者“紧绷”的。
当然“放轻松”的反义词也许不是“紧张”,而是“不放松”,“不放松”好像某种听起来自然存在不言而喻的初始状态。好像休憩的野生动物,哪怕看起来再悠闲,也是带着某种警惕在里头的。
于是首先我们得意识到,不放松也许才是我们生活中的常态。
诚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部分人适应了这种不放松的状态,觉得自己不需要刻意去放松,哪怕日程排满压力巨大,却感觉无比充实斗志满满,又或者找到了自己合适的节奏,劳逸结合,工作的时候工作放松的时候放松,这样也很好。ta们可能就不会太去关注“放轻松”的话题,也或者仅仅出于好奇或者兴趣来关注一下。此时这个话题对ta们来说,很大可能就不是一个答案,一个行为指南的作用。
而与此同时,更多关注这个话题的人,也许是想要一个答案,一个指南的。为什么我无法放松?我要怎么放松?放松的那些方法我做不到怎么办?我试过了很多方法还是没有用怎么办?
那么这个问题有答案吗?
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
看到这里,如果不骂“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就显得不太礼貌了。
但是它也没错。它有多种可能。一是它有答案,但没有标准答案,比如散步、运动、社交、购物等等甚至都可以成为放轻松的一种手段;二是哪怕它有多种答案,它对你而言依然可能是无效的。有些人或许可以从阅读、从正念冥想、从散步运动中获得了平静和放松,但有些人不能。三是你觉得它没有答案,因为自己做不到或者尝试了很多方法,没用,你完全可以这样认为。
那么,首先最重要的一点,你所理解的“轻松”是什么呢?
是没有压力早九晚六不加班的工作?是睡觉睡到自然醒看书听歌的悠闲生活?还是内心平静自然享受当下的状态?
这一点,也许每个人的理解会有所差异,描述用词也会多姿多彩。
不变的是,你得知道“轻松”是什么样子的。
一个长期处于高度紧绷状态的人,外人对ta说放轻松放轻松,ta会不知道怎么放松下来,甚至会回答说,我觉得我挺放松的啊。
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放松了,有一个重要的参照物,就是自己的身体。
身体的反应是最直观和明显的。动一动肢体,松一松脖颈,就能看到人现在的状态怎么样。
心理学上有个身体放松训练,在训练开始,指导语不会让你先放松,而是让你先紧绷,用力地去紧绷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再缓缓的舒展放松。
人不一定知道怎么放松,但肯定知道怎么紧绷自己。
这时候体验会有明显的差异,就知道相对于紧张,放松是什么样的感觉了。
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等等,都可以进行尝试。
时常关注自己的身体,它会是最好的信号灯。
也会有人说我知道什么可以让我放轻松,但我就是放松不下来。
家庭、工作、事业、学习、赚钱……大好光阴,一放松下来就焦虑,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自责自己不该如此放纵——比我有天赋的人比我还努力,让人怎么活。
稍微放慢脚步就被落下了的恐惧和担忧,肩上背负着上老下小的沉重压力,变化莫测的未来,前途未卜的生活,想起来就恨不能一天有48小时。
连老话都爱说这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躺平不仅是客观难以做到的,文化教育里不让做的,世俗成功学也不会提倡。
我们不得不接受这一点,那就是我们确实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压力大是客观存在的,放轻松也不是说放就能放的。
很多时候,连自己都不允许自己放松。
但人总需要停下来喘口气。
这口气,都有可能不是出去旅个游、周末躺平两天,哪怕只是夜晚睡觉前的半小时、每周留给自己的一个固定时间段,就可以了。
如果能做到为自己安排更多放松的时间,那就更好了。
告诉自己,这段时间只属于自己,做什么放松的事情都可以。看看书、发发呆,出门社交朋友聚餐,蹦迪K歌,运动锻炼,摄影舞蹈,游戏小说,干什么都可以。
给自己一个允许。
为自己留有一个专属放松时间,其他时候那就努力地卷吧。
背负着压力去前进,感觉糟糕和状态不好,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这也许也是我们需要去接受的一个事实。
生活本来就是不轻松的。
大部分人都需要在生活里面去找到自己的节奏,平衡自己的情绪与状态。
轻松悠闲的日子有它的魅力与舒适,紧张压力的生活也有着别样的刺激与充实。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忙里偷闲,找到片刻休憩的时间,享受当下,也不枉费这大好时光。
毕竟自己都这么努力了,轻松一下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