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叙述我亲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的职场权力不对等困境的具体情境,表达我的感受、疑问和一些浅浅思考。造成这类困境的原因应该是非常复杂的,依据个人可获知的小样本案例肯定无法进行全面的分析,由因及果去找解决办法可能对于个人在职场遇到的具体痛苦也并不完全适用。

       但是,生活还要继续,我们还是要上班......要如何改善或者解决「上班如上坟」的痛苦呢?本篇是想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路去尝试提出一些应对方法,未必能解决所有问题,旨在抛砖引玉给大家一些小小思路。

首先,找到自己的平衡

       职场困境给打工人带来身心损伤可谓是「物理攻击」叠加「魔法攻击」,伤害力相当强,包括但不限于:长时间加班带来的颈椎病、腱鞘炎、胃病、内分泌紊乱、免疫系统脆弱等身体损伤;丧失个人成就感/价值感;难以再获得由兴趣爱好带来的愉悦,焦虑失眠,烦躁易怒,甚至产生抑郁等等。这类身心损伤是一个恶性循环,不是靠超强的忍耐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找寻平衡。

       这里的「平衡」,是指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平衡,也是指我们在进行自我价值判断时内在衡量和外部评价的平衡。

找寻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平衡

       提到「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平衡」,可能大家会觉得这一说起来,槽多得简直不知从何吐起。在职场权力不对等困境里,怎么可能实现生活和工作平衡嘛?比如:下午六点了,上司端着水杯招呼说要开会,你能不去开?周围同事人人加班到晚上九、十点,你能不跟着熬?就算下班回了家,上司或者同事半夜十一点发微信、打电话找你要数据要材料,说很急,你能不打开电脑工作?不是不能拒绝,是拒绝了就是摆明了不想干了嘛。现在许多公司都裁员、锁head count,不是「下一家更好」的时代了。

       因此,需要说明一下,这里提到的「找寻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平衡」,并不是单指从时间长度上保证生活和工作的时间相平衡,也是指明确地区分生活和工作的界限。在生活时间里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在工作的时间里专注于工作内容、提高效率;在不得不加班的时间里,尽量让自己舒服一些。

       举个例子:

      你在休年假,已经提前和直线经理以及相关同事沟通好了,但每天仍然有人钉钉、微信上给你发工作消息。简直烦死了!但是每当消息提示音一响,又忍不住想看,怕有紧急的事情没响应而被投诉或指责。结果书也没看进去,还搞得自己非常烦躁,我明明在休假啊!

       对于这种已经下班了,还是没完没了的工作信息、工作电话,我们要有「已读不回」、「已读乱回」的勇气。我们可以和自己约定一个「停止工作时间」,比如晚上把九点/十点,这个时间点之后,我就不再看/回复工作信息,不再接工作电话。如果公司氛围好一些,这个时间可以更早一点。我甚至会和自己约定一个「开始工作时间」,比如早上九点/九点半之前,我不看也不会回复工作信息。

       其实这个工作时间本应该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八小时工作时间,但当前这种职场环境——到点上班是应该的,到点下班是不可能的——比较险恶,那我们妥协一下,但必须有自己的一个底线。

       如果你会因为错过工作信息而焦虑、担忧,记得提醒自己:生死之外无大事,这些工作消息明天上班再回,天也不会塌。甚至很多时候,因为你的秒回、秒处理,会让对方养成不好的工作习惯——不动脑子就发消息,反而是低效的。

       当然,如果你的工作本身就需要24小时时刻保持联络,或者你担任的是秘书类的岗位,领导要求能随时随地能找到你,那么就另当别论了。这类工作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责任和付出(比如消防员、警察等)或者用个人时间精力换取靠近权力中心。如果你自己可以适应,那么也算是一种平衡。

       再举个例子:

       你的直线经理为了展现他的管理水平或者服从他上级的要求,下班时间要开会,说一些你认为不重要又没营养的内容,或者单纯让团队每个人汇报今天干了啥工作,产出了什么价值。这种不得不加班的情况,不服从又不行,那就只能自我调整情绪了,提醒自己别急也别生气,给自己泡杯茶、抽时间吃点小零食垫垫,开会时在桌子底下勾勾脚跟活动一下腿脚。总之,尽量让自己放松、舒服一些,但是展现出配合经理的工作安排。甚至可以「打不过就加入」,既然不让下班,会议内容就是纯陪伴或者熬时间,那就趁此机会思考一些自己的工作规划之类的。

       小结一下,找寻生活与工作之间的平衡,我觉得是一种现代社会生存层面的适应方法,是一种通过行动来改善身心俱疲的现状的一种思路。既然一时改变不了职场权力不对等的困境,且职场环境企图模糊生活和工作的界限,那就行动起来,想办法让自己明确地区分开生活与工作,尽力做到在生活的时间里不让工作的事情烦扰自己的心绪(我有过一段时间,因为工作的事情没完成而一直悬着心,即便是休息时间也静不下心做自己的事),练习专注于自己和家人;在纯熬着的加班时间里,减少消耗自己的能量或者尝试思考自己的事。

建立自我衡量与外部评判之间的平衡

       找到平衡的另一个方面,是建立有益的自我价值判断体系,帮助自己构筑控制情绪、反PUA的内在力量。我认为这个自我价值判断体系将成为我们找寻生活与工作平衡的基础和持续不断的力量源泉。

       自我价值是什么呢?在这里咱们就不过多去探讨理论研究的东西啦,在这里,我们可以将自我价值简单地定义为个人对自己的关注度或者说重视程度,可以延伸出比较具体的一些词汇:自我认同感、自信、自爱、自尊等等。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将控制看待自己的方式、对外部人事物的感受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进而可以扩展至其对社会的贡献等等。

       进一步地,这里提到的「自我价值判断体系」就是指我们通过哪些因素来判断自我价值,以及我们自己如何定义这些因素中的权重,即哪个因素更为重要。我用「有益的」来作自我价值判断体系的定语。因为什么是「正确的自我价值评判体系」很难定义,人是复杂而多样的嘛。但这不妨碍我们在进行自我价值判断时去平衡内在衡量和外部评判。

      「有益的自我价值判断体系」是符合个人(我们自己)的生活目标、发展意愿、情绪感受的一组自我价值因素。这些因素不用单一的来自外部,例如所谓的「人脉」、职业、地位、财产、成就、声望、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评价之类的,我们可以也需要加入一些只关于「自己」的,例如自己喜欢的事情、自己给家人朋友带来的能量、自己的天赋或者技能、自己的优点等等。我们把自我价值判断体系看作一棵树,在挂上各种因素挂牌时要注意平衡,让这棵树可以枝繁叶茂,成为我们内心非常强大的能量源泉。

       回到我们的主题——职场权力不对等困境——可以说几乎每个打工人都或多或少遭遇过职场PUA吧,现在的情况甚至变得更恶劣。除了有非常粗暴、直接的人身攻击,有些PUA变得非常隐蔽,对方会披上「非常理解你为你着想的前辈」的外衣,甚至在发生的当时当刻你还会觉得对方说的有道理。如果我们已经建立了有益的自我价值判断体系,那么我们在复盘时,就能发现「啊,TA其实是在PUA我吧,这样的评价并不能解决工作上这个问题」,其实那是个陷阱,对于我们个人成长没有帮助,反而是增加了负面情绪甚至让我们产生自我怀疑。

      综上所述,面对当下职场权力不对等困境中各种各样的困扰,我认为首先要做的是自救——让自己从负面的、疲惫的、焦灼的情绪感受中脱离出来,通过找到自己的平衡让自己能够在艰难的工作中至少是平和的、拥有正向能量的,能够开心起来的。毕竟,工作是为了让我们过想要的生活,得先好好活着呀,哈哈。

其次,尝试主动去改变

       面对职场权力不对等困境,构筑自己的内在力量是改善问题的一个途径,而另一个途径还是直面问题、主动出击,至少要尝试主动去调整、去改变。虽然可以有自己的坚持,比如我的性格使得我就是做不到「打不过就加入」,实在是家族熏陶就没教过怎么左右逢源溜须拍马;但是尝试去做一些适应性调整或许也能帮助我们减少一些工作中的阻力。

       我把这种「适应性调整」分为三步:识别上司类型,尝试换位思考,调整沟通方式。

识别上司类型

       第一步,识别上司类型,主要是通过上司的言论、行事方式并且结合同事们的流露出的一些讨论评价等去判断其工作能力及行事风格,主要目的是评估是否可以与领导建立有效沟通,是否能够调整自己的期望、沟通汇报方式等与之适应。

       这一步甚至有必要延伸至求职面试的阶段,毕竟早发现早做准备,还帮助及时止损。如果是最糟糕的类型,例如:直线上司甚至更高级别的上级是「对人不对事」,再叠加「既没有业务能力,也没有工作思路且人品堪忧」等BUFF,我觉得如果实在加入不了,就不要费劲去寻找「向上管理」的方法了,为了自己的精神稳定和身体健康,还是多花精力去寻求出路吧,毕竟我先得好好活着呀。

       如何识别呢?我觉得最重要一点是「对事不对人」,也就是通过在具体的工作事务中去观察上司的时间管理、如何布置工作、遇到问题时如何处理、如果做部门外的沟通等事实,最好不要只看其在非工作事务上的外表、言行,比如他的穿着、和领导、下属的说话方式之类的。

       举个例子:

       直线经理非常嘴碎,经常找下属吐槽TA的烦心事。我们可能会觉得TA是个挺讨厌的人,把下属当作情绪垃圾桶,甚至四处挑是非,当然这也是我们的主观臆断。但我们更需要观察TA在工作会议中如何与其他部门沟通问题,如何拆解工作任务,如果TA是能够承担起需要TA这个职级进行的对外或对上沟通,或者对于部门发展有自己的思考和行动,那么其实这种类型的上司也是可以共事的。

       另一个角度的例子:

      你的直线经理在其他人口中是非常好的,资历深但是很好说话;但你在推进一个具体项目时,发现她虽然时常称赞你「很厉害,非常优秀」,反复说「我随时在,你有需要我做的就找我」,但真到需要她给出具体建议或者帮忙协调时总是没有实质性帮助;再进一步,她总会以一种「我为你着急啊,我是为你着想」的语气在你面前转述其他同事/上司的言论,比如「你不这样做,那位业务领导一直和我投诉你啊,我快要压不住」,让你服从一些不合理的安排。这种类型的上司其实是「笑面虎」,你得猜,我觉得与之共事挺累的。

       总之,识别上司类型,是为接下来的两个步骤打好基础。因为每个人的接受程度或者在这方面的底线不同,只要判断自己还可以接受或者可以应对,那后续进行适应性调整就是可行的。如果我们的底线被打破,就会因失去信任而产生厌恶和抵触的情绪。我认为失去了信任,就很难再共事了,勉强一起工作也只是打破我们的平衡、徒增负面能量。工作,还是要尽量让自己开心嘛。

尝试换位思考

      在识别出上司的类型之后,确定不妨碍继续共事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尝试在工作方式上进行一些适应性调整,调整的方向可通过换位思考来寻找。

      我曾在某一个播客栏目里听到过这样的表达:虽然上司的类型有很多,但是大部分已经成为「上司」的人在工作中其实不太会关注下属的成长啊、下属之间的关系啊之类的。只要工作有人做,不出岔子,那么「上司」们更关注的是在他们的上司眼中自己能解决多少问题,有多少价值。

       这个说法,其实有助于我们换位到「上司」这个视角来考虑工作任务的分配,了解了「上司」们是怎么考虑工作的,我们也就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工作节奏了。

       又要举个小例子了:

       快到下班时间,经理突然找大家开会,说另一个部门提出一些xxxx的想法,头脑风暴了几个场景,要求大家根据这些内容先写需求文档,第二天上午十一点之前发给他。如果在你的经验中已经有需求文档应该要写到什么详细程度的要求,你会不会一瞬间气不打一处来,无语,要得这么急,晚上又得加班到很晚,烦死了!!

       但是,先深呼吸一下,我理解你要生气了,但是你先别气。此时可以尝试换位思考,经理为什么要的这么急?他可能已经答应了其他部门明天下午开会讨论这些想法,需要给出一些可供讨论的素材。他应该能知道,这一个晚上肯定无法写出比较完善细致的需求文档,那么很大可能他需要先在明天给其他部门一个反馈,在他的上司那里展现出有及时响应的行动,有积极配合态度。那么,你就可以安排自己的加班要加到什么程度了:其实今晚要写的并不是用于推进下一步的完整的需求文档,实质上要写的是一个讨论稿,那就不用再自己找资料补充场景,就用其他部门提供的场景,只选其中的一个搭出细化的框架,让经理明天有个思考的方向和开会讨论的材料。这样想,是不是心中的烦闷和气恼就少了一些?对于加班工作量有了预估,那就可以安排晚上剩下的时间好好放松,也就是找到自己的平衡。

       当然,上面这个例子只是非常简单的一个情况,实际上我们大家因为职业不同、工作内容不同,遇到的情况可能非常复杂,但是这种换位思考可以帮我们从烦躁的情绪中抽出,去面对问题、找到一个可行的方向去解决问题。上司在布置工作的时候可能也没有具体的想法,他需要下属给他一些选项。所以,可以气一下,但是不要一直气。尝试换位思考,灵活应对,自己平衡,也许是个不错的办法。

调整沟通方式

      尝试主动去改变的第三步,是调整沟通方式,具体包括沟通内容、沟通频率、沟通介质等。结合上司喜欢的沟通方式,我们可以主动做一些调整,同时也做到工作留痕。当然这部分也还是围绕工作事务,如果遇到需要「把我当老板」的上司,这些就还不算是对症的药。这部分就暂且不提啦。

       如果遇到时间管理不是那么严格的上司,喜欢下属事事汇报、时时汇报,让他有种「啥情况都了解」的掌控感,那么一项工作就算有了要求的完成时间,也需要在过程中通过微信+邮件的方式写个工作进度、后续计划、是否有问题的简述,发给领导。他很可能不会看具体内容,但是你及时汇报了,他才能心不慌。类似这种调整倒也是可以接受。

       如果是上一节里提到的例子,你对于工作内容有了初步想法,可以先跟上司简短沟通一下思路;如果是口头沟通的,根据情况也可以微信再发一下小节给领导备忘,以避免第二天给他的内容与他的预期(想象)不一致,他心慌,而你被迁怒还得返工。

       我还是比较坚持在工作中应该保持专业性和例行,工作沟通就应该是以工作事项更有效率、有质量的完成为目标,大家做事的步调能够调整得比较一致,下属和上司互相都不心慌、不心烦,遇到问题就解决。以此为前提,那么我们调整沟通方式的所有行动都是合理的、应当的。

 

       综上,回到我们讨论的职场权力不对等困境,我们很可能总是遭遇又蠢又坏的上司,怎么调整也很难适应。或许,上述所有应对方法可能还是会被归到理想主义这一部分里。但是,我觉得有些坚持是必要的,否则永远是劣币驱逐良币,那困境永远无法改善。我相信吸引力法则,也许就能遇到有共同坚持的上司呢?那情况也就能越来越好了吧。理想,还是要有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