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放轻松」征文活动

 

首发:少数派专栏 重新想象 Lab
主理人:Shooca(公众号: rei-lab

缘起


这里原本应有些「前情提要」,但既然这是面对简中互联网用户的文章,其实也不必赘言(是不必?是不愿?是不能?)—— 你看,这种心照不宣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自证,证明我们的日常表达和以前有了很大不同。将一切归于「表达欲的退去」自然不公平,而公道地说,后者的责任也不全在于大环境。

或许有人对此提出异议:中文互联网的「内容」若单评估产出量,并不能反映「萎缩」趋势,例如中国出版协会的《2023年图书零售市场年度报告》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同比增长 4.72%。这就涉及到如何定义「真正表达」。比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开资料显示「2022 年全年仅清朗行动旗下便处置账号 680 余万个,解散关闭群组、贴吧 26 万个,关闭网站 7300多家」,这些便不属于国家叙事语境里的合理「表达」。

有人认为互联网现在戾气很重,网络暴力使得所有人说话不得不瞻前顾后如履薄冰,加上一大堆的括号免责声明外加狗头等各种表情包以稀释立场。发泄纵然是归为某种表达,但是并不是令人舒适的表达。它可以是扭曲的表达。强烈,但却是被压抑的后果。正常的表达可以是心平气和的,因为其讯息已经充满力量,并不需要额外的语气来加强效果。

好在我们不需要在这里花最多时间争辩对于这一观察的分歧,而是更多地是在不同程度上承认「有价值的表达产出在减少」这一基础上(我想这一点大家还是多少能达成共识的),轻松地小议「如何重建」的对策。直接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仍想表达、然而不知从何说起」的困境。如果你有这样的困境,那我们多少有些能共情之处。这篇文章是给我自己「对抗表达欲失灵」的备忘录,也是给遇到表达困境的创作者的一些经验分享。

因此,就像「重新想象 Lab」过去的许多内容一样,它也不是论文,而是希望你了解到处于「类似处境」的「类似的人」存在 —— 从觉察、理解,到释怀,直至找到更舒适的处境。
 

为何要重建表达欲


作为社会性动物,天然具有输入、处理再输出信息的需求。这既是为个体自身谋取利益的目的,也在通过信息分享让种群得到总和利益最大化。表达欲支撑了其他的重要社会功能:分享、示警、互助、合作、创造……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当下表达空间的收缩并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切实在发生。无论是短视频平台用错别字、生僻字、字母来代替正常的文字表达,使得中文变得不伦不类;还是大众舆论对于某些触动民族感情的红线容忍度变得风声鹤唳;又或是民间与官方文字影响力权重的偏离;AI 生成内容的速度和效率都大大提升,乃至威胁到人类创造力领域;……以上种种貌似仅发生在「文字」的领域,却十足反映了当下的文化现实,进而隐喻(或明示)了更大范围的社会现实。这种现实就会带来包括所谓「政治性抑郁」在内的表达欲退化。

简单来说,没有得到正反馈,甚至一直得到负反馈(碰壁或打击),是令表达欲退潮的重要缘由。

以「重新想象 Lab」专栏 / 公众号本身为例,长达一年半没有更新,一度凝固在了 2022 年中。究其原因,有被 2022 年的种种所震撼,而失去了表达的欲望,乃至质疑表达的意义;同时也因没有重拾创作的契机。而此时重启,或许是新年伊始或多或少给予人新的盼头,或许是印证了「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古语,「宏伟的戏剧正在上演,而你我或可以诗进献(That the powerful play goes on, and you may contribute a verse;惠特曼)」。

这并非宏大叙事。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将「见证历史」变成了口头禅吗?或许这并非对历史的戏谑,而是如实的写照。除去记录当下对「在历史现场」的时代感,夺回对正常生活的掌控感,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不因痛苦而彻底让渡权利,反而探索空间与技巧,消弭压于个体的表达压力,是艰难而可贵的尝试。

有些小技巧,可以帮助处于表达倦怠期的你更容易地振作起来。
 

如何尝试重建

1  心理上的放松准备


首先,愿意承认和直面倦怠的现实,就是很好的开始。如粉饰太平,无视「表达欲崩塌」的现实,则「重建」也无从谈起。认识到「表达欲下降甚至消失」的原理和责任,可减轻对自我的鞭笞。

这几年以韩炳哲为代表的关于功绩社会的论述已成为显学。按照这种学派的看法,任何「过分努力」都可能引发新的心理负担,从而对改善状态无益。

因此,「重建表达欲」这件事,按照经典的四象限归类法(科维的时间管理理论),也可以不被认定为「重要且紧急」的范畴,从而不需有时间上的压力。与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等情况相比,它虽影响生活质量但并不构成直接威胁,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放轻松地给予适度关注、适时跟进。

此外,这种失语也可能是暂时的、暂地的(这个词语是生造的,但你明白我的意思)。换了一个时间地点,它可能会自己回来,并不需要刻意做什么。

2  或许先与自己对话


对外界的开放程度也会影响表达欲。一种被公众注视的压力带来了瞻前顾后的后果。有时候是被动的(比如平台取消了匿名发言、或前台实名、或公开 IP),有时候是甜蜜的负担(比如作为 KOL,粉丝量达到了某个量级,作为某个垂直领域小有名气的公众人物,公众号的订阅量上升)。不妨建立一个「私人专用」文件夹,然后把「难言之隐」先放在那里面。等到舒适度上升了,再考虑做其他的公开发布。近似意涵的讯息也可以有一个对外公开版及一个更私密、坦承的自用版。坦白说,我曾经这样做过。

给自己审视的时间而不是急于发表,也是一种聪明的作法。当然这样做的一项潜在风险是彻底地失去了对外发表的激情,但这要看发表的目的是什么;而是否「公开」并不构成「表达」的前提条件。日记也是很好的表达,只有安全感与自洽程度达到了某个层级,才能支持对外发表观点的底气。

3  轻量级的开始


如果没有思绪从一开始就有完整结构,可以由一个 bullet point 列表开始,从观点的罗列,逐渐充实为完整的表达。当然,也勿追求篇幅。一味追求高产,与高质量表达的初衷背道而驰。

去除过多的目的性。思前想后可能源自于「过度准备」。关于过度准备,有许多公开信息讨论,那也可以专列出一篇讨论,在此并不展开。

4  创造或抓住某个契机


「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这里,比喻和描述达成了统一。因为堆积未洗的碗筷,而失去了做一顿饭的兴趣,这是常事。有重启表达的意向,不如从清理小障碍的思路着手:比如将混乱的桌面(物理空间和 / 或数字空间)稍作整理,相信我,这可以是一个解压的过程。实际将局面变得有条理所带来的成就感,或许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地迸发出了一些灵感到本来被杂物占领的地带。这就是前文所说的「创造一个契机」的一种。

抓住找纵即逝的灵感,而不去奢求一个尽善尽美的天时地利人和再进行表达,也属于创造契机的一种。毕竟,像李安的《饮食男女》所意味深长地说,人生不像做饭,不能等料备齐了再下锅。当然,某些场域更适合表达,这是真实存在的。就像咖啡厅里总是「长满」了设计师和程序员,它显然凭空创造了某种默契的空间或「场域」令人放松 / 放下戒备,来专注输入,或鼓励输出。

另一种,当友人的某句话,一幅令人心里一动的场景,熟悉的表达的冲动涌起,在那介于可亦不可的边缘,或许试试,去说,去写,去评论,去转发,去拍,去分享。给一个正反馈的初始动力。就像少数派征文(更棒的是它有一个 deadline!),正是类似这样的重启契机。

5  增加输入


有时表达的枯竭和高质量输入的减少也有关。在内容上通常表达者会有原创上的洁癖和野心,而输入方面则难以逃脱人类路径依赖的天性。没有内容可被处理,也就很难有新的表达。有输入才有输出。增加阅读和摄入信息的量,是重建「信息互动」的关键一环。

但注意与信息消费的微妙区别。信息的爆炸随着 AIGC 工具本身在过去一年的爆炸性发展,达至了令人叹为观止乃至忧虑或许已经到了事后诸葛亮的程度。本身世界范围内趋向于流量为王的内容筛选机制已和人类的成瘾天性一拍即合,注意力更在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模式下不堪一击,现在更因 AI 制造的海量真伪难辨的信息多了一重去伪存真的压力。

高质量的输入显得尤为急迫。一部高分的纪录片,一本来自有公信力的学者的推荐书,一场有口碑的音乐会或戏剧,一次将手机调至勿扰模式的久违深度对话……之后,表达或许自然而令人安心地归位。

6  借助工具


比如找到顺手的创作工具和软件,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适当利用 AI 工具如 ChatGPT 启发灵感,并作为一个「创作助理」的底气。可以不用它,但它的兜底性是一个心理上的慰借。我有同事,在引入了 AI 工具进行文案写作后,工作变得轻松,并不完全来自于分担的工作量,而有一部分就来自于这种兜住底限的安全感,中和了写作的焦虑。

比如用语音输入,从提升效率的角度,减少表达的痛苦。当然,一点代价就是因为语音到文字中间缺少了即时思考转译加工的过程,文本会更显冗余和随意。这从由语音自动转文字的一些软件的结果就可看出,其实信噪比不高。尤其是考虑到它可能对文字输入的长远负面影响,应酌情使用。当然,由于我们更多地还在讨论「重启」表达欲的阶段,也就无谓「劝饥肠辘辘者注意营养过剩」了。

比如用便利贴厘清思绪。它是许多著名的设计谘询公司如 IEDO 或 frog 推崇的工具,在厘清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它有着压舱石一般坚定的简单却易用的价值。

7  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


在更极端的情况下,还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协助。这里指的不仅是指「泛内容创作者」中的前辈、大牛们 —— 他们在经年累月与灵感之神斗、与监管斗、与算法斗、与自己斗的经历里,自然会有许多对抗表达倦怠的实用技巧;更指的是:

如果你确实感知到这份倦怠并不仅限于「表达」或「创作」,而体现于日常生活的每一方面,甚至开始影响工作、生活、与他人的互动,在一些情况下,也可考虑寻求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谘询和介入,以尽快排除病理性的可能,或得到适合的帮助。有时候,它就像感冒,对症下药,即可康复。并无特别。

 



表达确实是一种很敏感的技能 / 技巧,因人而异地,容易受到大至大国政治博弈、小到一枝钢笔是否顺滑与否的因素干扰。本文虽然以「文字表达」作为讨论表达欲的主要落脚点,但是以小见大,读者可以类推至图像、影像、声音乃至各种混合体裁内容表达欲重建的原理。

祝大家在 2024 年都有更舒畅的表达。
 

(本文题图由 AI 基于作者给出的关键描述创作;文字未涉及任何 AI 创作)

延伸阅读 

关于认识无聊 | 你有权保持无聊
关于回归真实 | 2021,与真实世界重建联系的 8 个提议
关于数据宗教 | 我记故我在:数据化时代的自我管理
关于工作异化 | 我和你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