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 2023 年度征文活动。我的 2023 年度关键词是:「热爱」
2023 年注定是我人生中最坎坷却也收获最丰富的一年,这一年我没有工作,强大的现实压力,让我不得不加速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我也曾出去找过几次工作,但都不太满意,找工作的过程让我一度感到痛苦。因为不想再经历类似场面,这一年,我萌生了一个念头:从零开始,成为一个能在家里蹲的自由职业者。
这是一个十分诱人的想法,说做就做。只是没想到,这一折腾就是一年的时间。
一、确定初始方向
我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面对失业后的空虚,以及没有稳定收入的焦虑。
每天醒来,看着只出不进的银行流水,焦虑是在所难免的。不上班并不等于不工作,面对突然空出的巨额时间,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很容易陷入一种人生的无意义感。
我给自己安排了几件要事,包括写简历,投简历(作为备选)、写作和阅读,试着用充实的日程安排去填补时间上的巨大空白。
为了让内心保持平静,不被过度的焦虑冲昏头脑,我开始用运动给自己充电,每天雷打不动的 3km 慢跑,是我的晨间必修课。
然而,虽然情绪上的问题解决了,但是收入这个大问题不解决,焦虑自然挥之不去,此前没有过任何副业经验的我,开始摸索一些赚钱偏方。
恰逢当时 ChatGPT 横空出世,我意识到用 ChatGPT 来生成商业文案或许会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加入了一个文案接单小群,用 ChatGPT 生成的文案交付成果。
然而,当时的 GPT 生成质量并不稳定,需要人工不断地进行修改和微调,一来二去,投入产出比大大降低,虽然能赚到一些钱,但订单太难抢,没多久我就放弃了这种模式。
期间我也尝试过许多其他方法,但兜兜转转,最终发现自己还是喜欢写作,哪怕没有报酬也能乐在其中,这让我笃定了想要靠文字写作实现财富自由的野心。
二、公众号第一次发文
热爱是美好的,它总让人联想到一些浪漫的理想主义画面。然而,纸上空谈的「热爱」,却无法浇灌出名为现实的花朵,相反却成为拖延逃避的借口,不断给自己带来压力。
我并不是第一次立下写作的 flag。事实上,从 2023 往前数,几乎每年我都有诞生这个想法,每一次都在无限推迟的拖延中付诸泡影,我怀抱着这颗名为“热爱”的心已有 5 年,至今却从未交付一个像样的作品,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这一次,面对现实和内心的双重压力,我明白,自己不可能再找任何借口。
我深吸一口气,感到未来像一片迷雾重重的荒漠,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我试图窥探前方,却永远无法看清全貌。
也许就在我下定决心的这一刻,所有欢愉都将与我告别,自律和勤奋的工作总是充满疲惫,我必须给自己做好那样的心理暗示,才能让自己提前适应一种苦行僧般的生活。
这一次,我很快行动起来,从公众号做起,我开始在各个网站收集信息,起名,头像,简介,菜单栏回复......一直到基本的设置全部完成。
然而,问题也接踵而至:该做什么内容,如何长久运营,如何吸引用户,如何获得利润,在广告和创作自由之间做出平衡,一个个更加复杂具体的问题像炮弹般袭来,它们不像刚开始的问题,动动脑筋就能解决,而是需要对内容更长足的把控,没有一定的积累,是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的。
这一次,我又不可避免地陷入拖延之中。
苦苦思考那些问题未果的时候,我明白,现实不是游戏,自己的能力不可能在短期内暴涨。如果只是停留在想法上,没有任何实际的行动,最后只会重蹈覆辙。在拖延这件事上,我不仅仅是在推迟一个任务,而是在纵容自己的人生走向无序,放任充沛的精力化为虚无。
最终,我说服自己,不必给自己那么大压力,制定一个大致的方向,从了解的内容做起,有什么话题写什么话题,边做边学,就是我现在能做的事。
2023 年 2 月 26 日,我在公众号上发布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并在各个群里和朋友圈宣传,尽管最后只有可怜的 30+ 的阅读量,但我还是兴奋不已。因为战胜懒惰的喜悦,就足以让我铭记许久。
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你不用做出什么成就,只求无愧于心,就足以收获内心的平静和喜悦。
三、与少数派的相遇
2023 年 5 月,那时的我还未意识到,与少数派的相遇将会成为另一个全新的契机。
在公众号开启更新节奏后,我对优质信息的渴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互联网上的内容稂莠不齐,彼时的我还在为找不到高质量的信息来源而烦恼。
2023 年 5 月 10 日,因为一个 b 站 up 主的推荐,我开始关注少数派。在这里,我首次接触到 Lousiscard 的高效信息管理术系列文章,这个系列文章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用「醍醐灌顶」来形容丝毫不夸张。不仅质量高、易读懂,而且内容完整,通篇成体系,在知识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十分难得。
在此之前,我从未意识到,信息爆炸的时代,拥有一套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有多么重要,特别是对一个从事自媒体写作的人而言,它为我带来了许多崭新的概念,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对信息的看法。
那是我首次为内容付费的时刻,作为一个创作者,这件事给我的启发是:知识付费或许并不是伪命题,只要内容质量足够好,消费者愿意买单,做到良性循环并非不可能。
之后,我如饥似渴地找了很多信息管理类的文章,根据规则建立了一套信息管理系统的雏形。
以现在的眼光看,这个通过 notion 打造的稍后读系统还颇为简陋,很多基础的功能都没有。但当时搭建这样一套信息系统,着实花费了我不少精力,也确实在心理上给了我一种更踏实的感觉。
迄今为止,虽然很多细节早已忘记,但这套系统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帮我养成了过滤垃圾信息、保留优质信息的习惯。
对知识管理的兴趣显现后,我开始大量收藏跟笔记、阅读、写作相关的文章视频,在很多人口口相传的「卡片笔记」「双向链接」概念中,找到了《卡片笔记写作法》—— 一本专门谈论卡片笔记与写作的书籍。我一下子被其中的内容吸引,并且深陷其中。
随着对知识管理领域的更多深挖,我开始把兴趣聚焦在更多的笔记写作工具上,诸如 obsidian、logseq、lattics 和 flomo 等。
2023 年 5 月 23 日,我记录了第一条在 flomo 中的笔记。现在回过头来看,也是从那天起,我开始养成了一个重要习惯——记录,但凡有什么感触或想法,就赶紧写下,并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个习惯为素材的积累提供了大量来源,也让我解决了很多关乎灵感跟选题的问题。
随着在笔记领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越来越多,我开始有了一些创作的想法。
在少数派上,我发现分享笔记使用方法的内容很多,但大多过于复杂,没有什么适合新手入门的内容。我想,既然没有人做,为什么不自己写一篇呢?于是,创作的契机产生了。
2023 年 6 月 20 号,我投稿了自己在少数派的第一篇文章,完成了从一名内容消费者到生产者的转变,并且很幸运地获得了首页推荐,收获了第一批读者的关注。
我陆续收到了很多读者的评论,有鼓励、有评价、有疑惑、有感悟,我一一回复,那样的满足感让我永生难忘。
这样的肯定让我在写作上切切实实获得了一次正反馈,它告诉我,这条路或许是可行的。随后,我便开始了在少数派的持续更新,发布的成就感一度让我着迷,甚至盖过了在椅子上枯坐数日的沉闷。
四、对完美主义 say goodbye
然而,对发布的兴奋感渐渐习惯后,写作瓶颈很快就出现了。
在此之前,我一直用一种苦行僧般的心态,告诫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我告诉自己,文章应该写得足够完美,才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然而,这样的要求却让我的写作负担越来越重,每一次开始写作前都充满了巨大的压力。
当我一直抱着这样的心态,以一种强迫性的、完成任务般的要求督促自己完成作品时,拖延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我变得越来越不爱写作,甚至有意逃避,拖延带来的压力几乎要把我淹没在负面情绪中。
回想刚开始的时候,我不正是因为喜欢写作,才走上这么一条道路吗?以一种苦熬般的心态坚持了几个月后,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能专注,不能享受写作的过程,心态的转变让这一切都充满压力,发布的时间一拖再拖,让我越来越不喜欢自己。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我似乎又要回到之前的状态了。
但这一次我比较幸运,一次偶然的契机,我遇到了一本书——《不完美主义》。在这本书上,我详细地剖析了自己的情绪,最终发现所有负面情绪的来源都源自对失败的恐惧。
这本书让我明白,失败是努力追求能力尚不可及的目标的必然结果,并不代表着对整个人的否定。完美主义会显著削弱我们的能力,因为它让我们避开了犯错或失败的机会,而这些错误和失败,短期来看确实会带来伤害,但是长期来讲对我们大有裨益。
阅读这本书后,我对写作的态度大为改观,开始降低严苛的标准,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做到那么严格。这样尝试几次后,我渐渐恢复了对写作的热情,也恢复了更新文章的速度。
当然,这并不是一瞬间发生的,而是像一个螺旋上升的阶梯,有时仍然会感到挫败,有时仍然会想偷懒,但最终还是能够说服自己坐到桌子前,和内心的惰性斗争。
2023 年 11 月,是我最开心的一个月。这一个月,有厂家找我合作,有人找我出书(可惜没有谈成),还被评选为少数派的季度优秀作者。坚持了将近一年,终于有种拨开云雾的感觉,那是我人生中为数不多的精彩瞬间。
五、对写作的恐惧
你可能会觉得,看起来我之后的写作都是一路顺风顺水,因此走上人生巅峰了吗?
并没有,在我看着还算顺利的写稿生涯中,同样也有不少石沉大海的时刻,有退稿不录用的情况。每到那时,总少不了给自己打气。我曾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一时的失败永远失去信心,但现实情况是,我们总会低估自己在遭遇挫折后重新站起来的可能。
直到现在,每次写作前,面对一块空白的屏幕,我仍然会习惯性地感受到压力。在人们印象中,一件事重复的次数越多,应该对这件事更加熟稔于心才对。
但在写作这件事上,无论你积累多少次成就,获得多少次经验,当你拿起笔,面对空白的纸张,总是会感到对自己的怀疑。路遥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写作经验:每一次走向写字台,就好像被绑赴刑场;每一部作品的完成都像害了一场大病。
伟大的作家尚且如此,我又如何能够避免。所以,每到这时,我都会告诉自己,不论多少次否定自己,就要用多少次的鼓励来肯定自己。
我摘录了很多读者朋友在文章下方的评论,特别是那些赞赏和鼓励的言论,我将它们截图保存好,放在一个名为「成就日记」的地方,每当自己充满负面情绪、没有信心的时候,我就会从上往下地反复翻阅。
借助这样的方式,我收获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我总算没有放弃,我知道自己仍会创作,仍想创作。
一年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热爱不是不知疲倦,不是天赋异禀,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真切切需要为之付出努力和汗水的过程。
你必须克服各种困难,为热爱的东西赋予足够的意义,哪怕最后没有结果,自己也能坦然接受。
今年春节,我去电影院看了《飞驰人生2》,当张驰驾驶的奥迪 A3 冲破自己的残影时,我突然就掉下了眼泪,电影里张弛冲破的是他对自己的质疑,我又何尝不是看到了那个屡败屡战、多次倒下却依旧站起来的自己呢。
写在最后:
回看过去的种种经历,便能发现事物以一种神奇的方式连接:因为喜欢写作,于是开始更新公众号;因为缺少优质信息,关注了少数派;因为关注了少数派,了解到其他内容和工具;因为在笔记方面的兴趣浓厚,便在少数派发布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因为受到激励而持续发文,收到了更多的合作和邀约。
尽管我没有给自己设置宏大的目标,每一步都只是朝着感兴趣的地方走,并且尽力做好。但我发现,那些促使我们跨越边界的,往往不是计划好的每一步,而是任由自己的兴趣引领,你踩踏的每一步都会是一个踏脚石,而踏脚石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你发现更多踏脚石。
想想这个:一辆车行驶在夜里,车灯只能照亮前面的 100-200 英尺,但你可以从加利福尼亚一直开到纽约,因为你只需要看到前面的 200 英尺。
生活就是这样在我们面前展开。只要我们相信,下一个 200 英尺还会展现在我们面前,然后又一个 200 英尺接着展现。 你的生活会一直这样展现下去,它最终会将你带到你的目的地,不管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因为你想。
——来自《秘密》
对比那时候的我,今年的我越挫越勇,花费一年的时间,从一个只注重短期享乐的人,慢慢变成一个能集中注意力做长期主义,甚至花上数小时钻研一个问题的人。
我现在还记得,就在一个月前的某个早上,我完全沉浸在写作的过程中,对时间的流逝浑然不觉,这种极致的专注力,给我带来了难以置信的感受。
那是一种对专注沉浸感受到的美好,它频繁地出现在我写作、编程和阅读的时候,这种高潮迭起的体验更让我相信,人生最终的目标并不在结果,而是过程。
我开始把人生当成一场无限游戏,我的目标不再是为了赢得这场游戏,而是尽情享受过程的每一分每一秒,让这个游戏可以继续进行下去。
痛苦,冲撞,尝试和热爱,在螺旋上升的阶梯中进步,是我这一年最大的心得。
故事的最后,我并没有实现自由职业,我还是找工作去了。这样看来前面铺垫的情绪似乎有点多余,但对我来说这不是一个终点,我依然在探索实现它的可能,只是,在各方面条件尚未成熟的前提下,我不得不与名为现实的怪物战斗。
对我来说,这场探索的结果固然重要,但又远不是一个结果能概括的,正如《黑神话·悟空》官方所说:重要的不是抵达灵山,而是踏上取经路。
希望我的分享也可以为你带来新的启发,新年已过 1/6 ,祝大家无病无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