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公众号,转眼 11年了。

这些年,一直保持着比较高频的更新节奏,近年更是日更。

时不时有朋友来问,你封面图用什么工具做的啊,你的走势图怎么画的啊,平常写稿用什么软件啊?

此前,看到不少科技区玩家,会分享自己的工作流。

作为一个基金码字圈玩家,虽然没那么复杂,不过也东施效颦,分享一下我的工作流,很多是我那么多年优化下来,我认为的最佳实践,希望对大家有点参考。

键盘:罗技 K860|Keychron K11 Max

差不多 20 年前,我就开始拥抱人体工程学键盘。

什么是人体工程学键盘,以我现在主力的罗技 K860(下图是来自什么值得买(https://post.smzdm.com/talk/p/a0dqxg6z/)样子为例,他不是传统横平竖直的键位布局,而是两边向上翘,有弧度的。

image-20240829074748162

这样的布局,好处是可以让手腕不需要有一个扭曲的角度,肩膀处也不用刻意夹紧,可以大大降低打字时的疲劳度。人体工程学键盘品牌 X-bow 的这张示意图可以参考。

image-20240829075919386

那么多年,人体工程学键盘,也是换了许多代,从早年的微软舒适曲线 2000、舒适曲线 4000,到后来德国佩锐的有线人体工程学+轨迹球款,再到微软Sculpt Ergonomic和Surface Ergonomic两款,再到目前主力的罗技 K860。

如果要说最满意的,当然是下图微软的sculpt ergonomic(网图),足够舒适的曲线,外加小键盘分离,的确是近乎完美的选择。只可惜,这款国内已经停售,淘宝上价格也从多年前的 500 飙升到 1500这样的离谱价格,再加上作为一款 2013 年发布的产品,如今不再更新换代,不支持蓝牙,只能忍痛放弃。

img

至于目前主力的罗技 K860,主键盘区的确很赞,曲线宜人。但是整个键盘因为是 101 键配列,太宽了,所以长时间用鼠标的话,整个右手就需要过度向外翻,时间长了肩膀不舒服。

你可以重新看一下上面 K860 的图片,想象一下右手向外翻转去用鼠标时,有多大的行程和费劲的角度。

为了缓解这种不适,所以最近买了Keychron K11 Max,交替使用。

我一直以为,像我这种人体工程学键盘玩家,与机械键盘注定无缘的。

没想到 2018 年开始,有了一种Alice配列出现,也是人体工程学的路数,那就不错了。这款键盘是 68%尺寸的,连F1也没有,很袖珍。但好处就是键盘很窄,鼠标就在边上,使用的时候不太需要右手向外翻,的确用起来轻松许多。而且作为一款矮轴机械键盘,大量文字的输入,疲劳度也比传统机械键盘会低一点。

当然,人体工程学键盘这个东西的探索,没止境,永远在期待更好的款出现。

输入法:搜狗拼音输入法+小鹤双拼

作为早年用过智能 ABC,用过微软拼音的老拼音用户,自 2006 年搜狗拼音发布迄今,就一直是拥趸。

当然,近年搜狗拼音口碑不算好,尤其是越来越臃肿的功能,和稍不留意就会被迫安装游戏中心的“小心思”。

但在当年,许多智能化功能的确是石破天惊。

我看了下,我的 Windows 版搜狗拼音(数据与 Mac 版不通),累计输入了 1242 万字,可谓是凝聚了整个青春。

IMG_5826

至于 2022 年末开始使用 Mac 系统,在 Mac 版的搜狗拼音下,也累计输入了 290 万字。Mac 版这点好,还会显示个人词库规模,这么多年合计个人词汇 33.8 万条,导出来要 6M 多,这是让搜狗拼音懂我的关键。

image-20240829100215474

双拼

目前,我是使用小鹤双拼来打字的。

作为一个曾经的全拼玩家,其实我的打字速度算是相当快。感谢母校华师大一附中的培养,在 1993 年前后就学会了打字机盲打,经过不断练习也有 150 键/分钟的速度,所以进入电脑时代,即使只是使用全拼,我一小时写稿,差不多也能有 3000 字左右。

其实这个打字速度,对于我这样的非打字员,足矣。

不过 2016 年前后,我还是毅然决然选择放弃全拼,开始学双拼。

我很小就知道双拼的好,因为我母亲之前在一家公司做文员,需要肩负打字员的工作,她早早就学过双拼,我也因此知道双拼是将声母和韵母各绑定一个键位,所以任何一个字,输入只需要两键。

当然,双拼是需要学习和训练的东西,曾经学过五笔字型和表形码都半途而废的我,双拼早年就压根没想过学习。我觉得全拼搭配我的击键速度,足够了。

直到 2016 年前后,伴随手机的兴起,在电脑那么小的屏幕上打双拼,对大拇指负荷太重了。

再加上我之前也聊过,我是时不时有 Reset 尝鲜念头的,所以想尝试下双拼。

刚开始学,每天习惯新的编码,大脑负荷到头晕,不过三个月后,习惯了,就神功大成。

双拼在输入一些复杂的拼音时,的确是快。比如说装,全拼是zhuang,6 键。但是我用小鹤双拼,就是 vl,两键,效率提高太多了。

目前,我的输入速度每分钟 100 字还是有保障的,所以只要脑子跟得上,一小时写 5000 字稿子,也不是太难得事情。更何况,我还有自定义短语的加持。

自定义短语

自定义短语,和个人词库是不同的东西。

个人词库,记录的是你习惯的词语组合。

而自定义短语,则是允许你硬性将一段英文码,与一段文字绑定。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这是一个我在写基金的时候,非常高频的词汇。

我通过设置一个自定义短语,只需要输入 wdf,就能出来这个11个字的短语了,你说快不快。

早年我在报社要写行情稿件的时候,类似于各个规模指数的综述是不可少的,所以我会设置一堆这样的高频长短语。

比如“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500指数”这个短语,我只需要“dzzw”,四键就搞定了。

自定义短语,对于各种中英文数字混合的输入,特别方便,比如“Wind全A”,先英文后中文又英文,传统输入光光是输入法状态的切换,就烦死了,于我而言,不过是“wdqa”四键。

所以如果你每天会有一些高频的长词组,那么用好自定义短语,至关重要。

备选:微信输入法

虽然我用搜狗拼音很多年,但最近开始,在一些非键盘写稿场合,开始使用微信输入法。

作为没有历史包袱而且产品非常克制的产品,微信输入法没有目前搜狗拼音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功能,所以非常简约——当然就我专业码字而言,还是比较简陋,比如自定义短语,竟然不能设定在第几个候选字,也不能强制在第一个候选字,整个打字节奏会被他打乱。

微信输入法有两个功能我觉得很不错。

第一个,著名的跨设备粘贴,手机上复制,可以在电脑上粘贴,而且不像苹果的这个功能局限在 Mac 和 iOS 生态下。微信这个,只要安装了微信输入法绑定就能使用,图片也行。

第二个,语音输入。语音输入不是新功能,但微信或许是因为输入数据多,感觉体会还不错。比如前段时间写《逆向人生》的播客逐字稿时,我念“码农”这个词,许多的语音输入法都只会识别为“马龙”,微信输入法和百度输入法,是我测下来少数能识别准确的。

所以,目前有时候我写播客逐字稿,那种不需要大量配图的,我会选择在地铁上,用微信语音输入法的方法,去输入。用语音输入的文字,与用键盘输入的,文字风格上会略略不同,更适合播客的需求。

当然,微信输入法还很简陋,所以我更多是跟踪,作为第二选择。期待他的进一步成熟。

办公桌:升降电脑桌

很多年前,有椎间盘突出过,当时卧床养了一周多,加上打水针、艾灸等,好久才恢复。

自打之后,对腰部的保养,就格外注意。

看了一些资料,坐着,对腰椎盘就是大负荷,比站着时候要大20%+。

所以要避免久坐伤腰,就得站着。

但是久站,又伤膝盖。

所以更理想的,就是站站坐坐,交替。

于是,升降桌就成为不可或缺的了。

升降桌目前选择很多,我是就随便买了一款乐歌的双电机,不过桌面比较大,1.8m×80cm,3000 元不到。

因为买得早,我的那款是工字形桌腿,稳固度还凑合,不能说完全不摇晃。最新看到已经有四电机四桌腿的款出现,就是价格要贵非常多了,将近 5000 元的价格了。不过考虑到电脑桌可以用很多年,也未尝不可。

有了升降桌,我习惯的是用类似番茄钟的思路,30 分钟站着,闹钟响了再换 30 分钟坐着,循环往复,不断改变姿势,避免长时间单一姿势的疲劳。

PS:我坐着的时候,电脑椅选的是赫曼·米勒的 Aeron2,很经典也很传统的一款,托人买的批量工包款,6000 元的价格,比直接去专卖店,还是便宜不少的。之前我也买过 1000 多的电脑椅,在屁股下网面的支撑度上,的确还是有差异,尤其是坐了几年之后,依然没下陷。

编辑器:Typora

写了 3000 字,竟然还没进入真正写稿的流程。总算要进入我最喜欢的软件 Typora。

Typora 是我超爱的一款 Markdown 编辑器,支持所见即所得。它之前是一款免费软件,基本够用,后来变成了收费软件,增加了类似图片上传等功能,也不贵,89 元可以按照三台电脑。我因为电脑比较多,所以买了两套权限。如果你希望尝鲜或者对功能要求不高,也可以去网上找当年的免费版使用。

Markdown 的简约

先解释一下,Markdown 是一种纯字符表达的标记语言,比如用两个星号包围代表加粗,用# 代表一级标题,相比 Word 文档之类是一个复杂的打包文件,Markdown 文件本质上是纯文本,但又能具有一定格式,是当下使用很广泛的一种写稿格式。

当然,Typora 的可爱就在于,他使用Markdown 语言,但是采取了类似 Word 的所见即所得的表现,也支持类似 Ctrl+B这样 Word 的格式快捷键,可以实现非常直观的写作效果。

图文分离适合增量备份

Markdown 本身是一个纯文本格式,不支持图片存储的。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如果要插入图片,要么是网上图片,要么就是本地另存图片。

这其实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文本和图片的分离存储,特别适合我后面讲到的网盘备份,增加了一张图片,只需要备份这张新图片就行,不像 Word 或者 PowerPoint,一旦插入图片,整个文件就会变大,备份就要从头开始,如果是流量状态,超级耗费流量。

当然,图文分离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将工作流分离。比如对于小团队工作,文件存储在共享的空间内,文字写稿者可以撰写稿件,而美术设计可以将插入的图片进行修图润色,两者可以同步操作。

CSS 排版一键格式

许多见识过我微信公众号排版的人,都会惊呼我的速度。

因为,我进入公众号其实是不排版的,所有的版式,都是在 typora 中完成的。

微信公众号的编辑器,本质上是一个阉割版的 HTML 编辑器,所以可以直接将排版好的 HTML 文档复制进去就行。

我在typora下,利用它支持的模版,用 CSS 语言写好我需要的格式,比如正文多少字号,加粗是什么字号,颜色是什么,比如二级标题前面要一根红色竖线,诸如此类。

这个 CSS 设定好之后,就不改了。

写稿时,我只需要用 Markdown 标记语言,设定哪些是加粗,哪些是二级标题,然后成文后用导出至 HTML,就能生成一个 根据之前的 CSS 文件排版好的HTML 文档,用浏览器打开后,复制到微信公众号编辑器,就完成排版了。整个流程超级省力。

自动图片上传图床+七牛

我是一个多图流写稿者,每篇稿件一般都会使用大量的走势图。

和一些创作者交流过,他们在微信公众号编辑器中,是手工一张张上传图片的。

其实,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现代编辑器,一般都支持网络图片自动抓取并上传功能,你只需要将图片上传至一个网络上的“图床”,然后将包含在线图片的 HTML 复制粘贴到微信编辑器,就能自动完成图片上传,类似我每周更新的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相对强弱汇总,一次就有 32 张图,如果是人工上传,得累死。

但在 typora 中,有一个一键上传本地所有图片的功能,会将所有本地图片上传到图床上。

当然,这个上传功能,需要第三方软件和自购图床配合,typora 支持了好几个第三方上传软件,不过大多是收费软件。

image-20240829110025616

这块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因为我选用的是七牛的图床,所以我就用 python 写了一个上传图片到我自己的七牛图床的命令行,并设定让 typora 用这个程序帮我上传图片,所以这块就零成本了。

当然如果没编码能力的,可以考虑就用现成的第三方,也不贵。

自动保存

写稿的人,最怕的是什么?

自然是稿件丢失。

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是要靠编辑软件,自动存盘。无论你用 Word,还是 typora,建议都要设置里面打开自动保存,我一般会强迫症一样,设置为最小间隔,即 1 分钟保存一次。

这里有三个说明:

一、如果使用的是 Mac 版的 typora,你是找不到自动保存设置的,据说这是 MacOS 系统级功能,不需要 typora 单独设置。

二、Windows 下,偏好设置中可以打开自动保存,默认 5 分钟一次,但是要设置保存间隔,会略微复杂一点。以下是来自TyporaChina 的指引:

image-20240829115915071

三、哪怕你没有在 Windows 下打开 typora 的自动保存,但其实他依然会自动保存,可以使用自动保存设置下面的“恢复未保存的文稿”按钮,点击后会打开一个目录,之前编辑的文件,会按照时间保存一个个版本,这对于如果不幸全选文档并删除的悲剧,还能找到历史版本。我看了一下,他甚至 1 分钟里面会生成 2 个版本,保存是相当高频的。

云盘:坚果云

虽然 typora 的自动保存功能已经相当强大,不仅可以自动保存,还可以逐个版本保存,但这个功能仅限于 typora 编辑的 Markdown 文件,对于附属的图片,或者其他文件都不适用。

所以我很早就购买了坚果云的云盘服务。

说到云盘,许多人会想到的都是类似百度网盘,或者近年大热的阿里云盘。苹果玩家,可能更多会用 iCloud。

但这类,与坚果云还是有很差别的。最大的体验差别,在我看来就是版本控制。

如果你是付费版用户,将一个文件存在坚果云上,每一次同步上传的版本,都会以历史版本的形式得到保存,坚果云上最多保存过去 3 个月的版本。对于普通的写稿,这个保存时间应该也足够了。当然你要更长的历史版本,可以选用团队版,可以保存到 12 个月。

这个功能很重要,尤其是当你某些文件的新版本不满意时,分分钟可以找回旧版本。这个功能我在百度网盘、iCloud 上都没找到,所以虽然我也用这类网盘,但是写稿的文档,还是全部存在坚果云上。

从 2013 年我开始更新 EarlETF 这个微信公众号迄今的每一篇稿件,我的原始数据、制图、Markdown 文件都能在坚果云上找到。

总体来说,我是一个有“存档”爱好的人,如果再往前追溯,甚至我早在 1995 年前后尚未尚未时代,在 PC 机上写的学生习作,都有备份,也全部放在坚果云上保存。

坚果云作为付费服务,专业版算是入门级,30G 的空间,一年 199 元。坚果云和某些网盘不同,他不是为保存公共视频而生,不会用 MD5 来识别你上传的和已经有的是不是同一份文件并只保留链接。

所以坚果云看起来空间不大,但实打实的存储空间和 多版本控制对码字者太友好了。

制图:Matplotlib

在 EarlETF 上,经常有大量的走势图。

经常有读者问我,这些图表哪里来的,或者是怎么做的,这里解答一下。

曾经,我也是一个 Excel 制表爱好者,刘万祥那本《Excel 图表之道》也曾经仔细学习过。

不过Excel 制表,哪怕搭配金融终端的 Excel 插件,依然是一个体验不够好的过程,许多类似的图表,必须人工一张张做。比如我的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相对强弱,如果手工生成 31 张,简直是噩梦。

所以自 2023 年开始,我就转向代码制图。

作为会点 python 的玩家,我会选择通过Wind 或者 iFind 的数据接口动态获得金融数据(也有类似 Tushare 这样的免费或低价接口可选,但数据较少),这些数据使用 python 下的 pandas 包进行处理、整合、运算(比如计算 RSI),然后再用 python 下的制图包 matplotlib 来输出。

相比 Excel,matplotlib 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琐碎的代码制表包,开始我也是超级不习惯,但后来发现,虽然琐碎,但是这些功能可以写成一个个函数或者一个个类来打包调用,这样就便捷得很。只要这个环节跑通,那么许多重复性劳动,就都可以自动化了。

比如我的周日的 EarlETF 图表周刊,就是完全自动化生成 HTML 文件,周六的行业相对强弱图也是,我所需要的只是复制粘贴到公众号即可。

关于python、pandas、matplotlib,网上有许多免费教程,也有一些大部头书可以看,这块就不展开了。

封面图:Midjounery

今年开始,我的文章封面图,都走了一种统一的风格——蓝红相间,带有水粉或水墨风格。

比如下图。

earlzhang__--chaos_10_--ar_52_--fast__--sref_httpsjobs-1318297550.cos.ap-_66d1b5d9804708412a7407ab_2

有不少读者问过我,那么多同样风格的图片,是哪个图库买到的。

其实,不是买的,是 AI 画的。

我用的是 Midjounery,我认为目前下限最高,对外行人最友好的绘画平台。

Midjounery 今年推了一个风格一致性的功能,你给他一张图,他就可以按照这个风格去画其他的,可以保证总体风格大差不差。

所以我刷了很多图,刷出了一张红蓝相间对称的水墨画风格图(见下图),之后每次就指定用这张图,就可以实现类似的一致风格了。

img

多平台分发:蚁小二

写稿,是一件愉悦的事情。

但是将它一篇篇贴到不同的平台,就很不愉悦了。

目前,我使用了长沙一家公司的一个小工具——蚁小二,这个工具可以一次性帮你将一篇文章提交给微博头条、百家号、头条号、搜狐号、雪球、知乎等一堆图文平台,也可以帮你将一个视频发布到抖音、微信视频号、B站、小红书等多个平台,对于多平台玩家,非常友好。

下面是他家官网的示意图。

image-20240829123956243

当然,从财经角度,他支持的平台还不够多,比如蚂蚁财富号、天天基金、同花顺等都还不支持,不过聊胜于无,能减轻一点劳动,也是好的。


关于我的写稿软硬件和流程,就大体介绍到这里。

如果未来我的软硬件环境和流程出现了比较大的改变,我会再来更新 2.0 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