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对现在的我来说,到底为什么要阅读呢?
最直接的原因,首先还是消磨时间。如何度过一个人的时间是个大问题。如同那句“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待在他的房间里。”刚刚上班时,完成工作之后,想到回家也是无所事事,竟会冒出这样离谱的想法:要不我还是在公司呆着吧。不过,消磨时间的方式那么多,为什么偏偏要选择读书呢?大概还是因为我懒。读书是一件耗能蛮低的事。身体可以舒服地坐着或者趴着,阅读的速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快或慢。更重要的是,读书的时候情绪是比较稳定的。手机上的短视频和文字信息,总是不停地牵动我的情绪,带着我在多巴胺的高峰和低谷爬上爬下。刺激我把自己的生活和他人比较,让我为尚未发生或者万里之外的事情担心和焦虑......这就是它做的事。读书也是动情绪的,但是再跌宕起伏的文字,带来的落差和刺激也比不上算法。更何况,一本好书不会让你生活在嫉妒和焦虑当中。书籍有足够的篇幅,足够缓慢的节奏,帮助读者慢慢理解里面的故事,或者以书为镜,在阅读时深入地观察自己,而不至于急促地评判自己或他人。这种情绪稳定的作用,也不仅仅出现在读书的过程里,时间久了也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每时每刻的思维习惯。
读书也可以带来快乐。焦虑和烦恼得到化解会得到快乐,平静的心情会带来快乐,新的知识和理解本身也是件快乐的事。读书的快乐,不需要通过任何功利性的收获来得到证明。谈到为什么要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大家经常谈的话。这话简直是极端的功利主义。即使没有这么直白,大家也往往要说读书如何增进了知识,提高了认知,这样就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可是这样的说法,其实背后附带了一条假设,那就是只有功利的目的是值得追求的,只有物质的享受是值得争取的。然而,人不仅是物质的存在,还是精神的存在。精神的升华不应仅仅作为达成物质享受的手段,或者富人满足了一切物质享受之后的奢侈品,精神的享受本身就是人生命意义的一部分。我见过的小孩子,包括我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原本就有蓬勃的好奇心,而在好奇心得到满足,困惑得到解答的时候,原本就充盈了喜悦。佛教所说的“法喜”,阿基米德喊出的那声“尤里卡”,都是在为这种喜悦命名。可惜的是,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下,学习变成了苦事,阅读变成了手段,对许多人而言,知识的乐趣已经逐渐消失了。
读书也为我带来了稳定的知识。有一次和朋友谈起AI,朋友问,对于AI生成信息中可能产生的错误,我是否担心。我说基本不会,因为我会用AI和网络查找的知识,往往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会用书籍,而不是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构建我对于世界的理解。说出这句话,我自己也猛然一惊。过去,我曾经下大功夫试图管理好网上各处的碎片化知识。短视频和几句话的帖子是公认的没有营养,于是我想,我该把经历留给较长的文章和稍长的视频。重新开始培养起阅读的习惯,我很快发现,这些文章和长视频依然是碎片,无非是大一些的碎片。面对书中充分的例证和完整的逻辑,再花时间去整理这些大碎片变得毫无意义。现在的互联网内容太容易被一时的信息牵动了。尤其是经济,时政类的新闻,一旦出一些变化,无数的创作者就一拥而上,争抢着抓住眼前的一点点信息做出自己的预测。然而,世界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化本身,这些粗糙的,线性的预测,到底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呢?有一本书叫《不看新闻的人生智慧》,我还没有读,但仅仅知道存在这样一本书,就让我对于不看新闻这件事有了十足的信心。这不是“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因为现在的环境中,所谓“天下事”几乎全都是泡沫和噪音。即使不主动去看,也不太可能真正自我隔离。另一方面,也只有把时间放在阅读上,对世界有了足够深刻的了解,建立起对世事基本的信念,才能从浩如烟海,真假难辨的信息流里找到真正重要的东西。
除了稳定,读书也带来多样化的见解和更加丰富的认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是对的,二者缺一不可。知识为体验赋予概念,而体验也为知识填充内涵,二者合一,才算得上真正认识了某样东西。所以,只要具有了这种结合的能力,学习知识也能够丰富已有的体验。面对社会事件,可以从经济、阶级、当事人的处境、传播媒介的性质等等角度理解;每到一处新地方,除了历史知识和自然风光,一本相关的文学书也能为旅途增色不少。除了体验的丰富,多样化的见解也能帮助我消解愤怒,更加理解与我不同的人。人不该用单一的一种视角观察和解释世界,因为任何一种理论都只是世界的一个侧面,世界本身要比任何理论都复杂得多。认为只有一种世界观是正确的,即使它本身逻辑自洽,这样的想法也很容易带来自大和傲慢,且无法容忍其他人有不同的想法,进而带来冲突与争执。在多重思维框架的共同作用下,简单的好坏观念会被消解,世界变得丰富而自由。而单一真理的人,就好像戴上了滤色眼镜一样,只能看到明暗,看不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读书也能帮我克服孤独,这一点在前面也有所提及。有些人不喜欢社交,于是离开人群回到书本。然而,只要是在读书,其实仍然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毕竟阅读其实就是与作者的对话。就像我常常引用的这段话:
事实上,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作者将其提供给读者,以便于他发现如果没有这本书的帮助他就发现不了的东西。”不过,书的价值还不止于描绘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习见的那些情感和人物,好书对我们各种感情的描绘远胜过我们自己的体会,它处理的感知和认识虽确属我们所有,却又是我们根本无力予以明确表达的:它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
有些书跟我们交流的方式与我们的爱人同等热烈,而且更加诚实可靠。这些书能有效地防止我们因自觉并不完全属于人类大家族而滋生的伤感情绪:我们觉得子然孤立,谁都不理解我们。我们身上那些更加隐秘的侧面—一诸如我们的困惑、我们的愠怒,我们的罪恶感——有时竟然在某一书页上跟我们撞个正着,一种自我认同感于是油然而生。那位作者用确切的文字描述了一种我们原以为只有我们自己才有所会心的情境,一时间,我们就像两个早早地去赴约吃饭的爱人,兴奋不已地发现两人间竟有这么多的共同点(陶醉之下,只能嚼几口眼前的开胃小食,哪有心思再去吃什么正餐),我们也会把书暂时放下,带点乖张地微笑着盯着书脊不放,仿佛在说,“何等幸运,邂逅此君。
——旅行的艺术
慢慢我发现,自己的困惑,都有人曾经困惑过;自己的疑问,都有人曾经解答过。也许在生活里,我很难面对面地把这些细微的情感向别人诉说明白,但这些书和作者,她们真的懂我。在一本书《情绪》的播客介绍里,我听到人的情绪都是我们的头脑根据身体的内感受“猜”出来的。也就是说,先有了身体、心脏、胃、神经系统的一系列原始、零散的内部感受,然后再由我们的大脑综合起来自动地“编”一个故事,决定我们当下是什么情绪。这样一来,或许可以说,对同一时刻同样的感受,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解读。有的人或许将其解读为单纯的身体病痛,有些会与今天发生的不如意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或者因为某些自己掌控不了的事情,无处发泄,郁结在心中。这时候,好的书籍可以为你打开另一条通道,提供另外一种故事,就好像把堰塞湖里的水引入大海,确认自己只是更大的世界的一部分,同时在流淌的过程中完成情绪的升华。
最后,读书可以帮我克服停滞感。日常生活的许多内容都是重复的,上班、下班、做饭、吃饭…… 虽然说世事无常,所有东西都在无时无刻地发生变化,但陷于日常中的我们还是难免有种原地踏步的感觉。而且这种状况不是我们能完全决定和掌控的。比如工作、气候、病痛...… 即使真的大变动到来了,对当事人来说,也未必就是完全兴奋的,很可能还伴随着恐惧与担忧。可我也真的害怕无聊和停滞。我还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恐惧,但就是不想活完漫长的一生,发现自己只是把一年重复过了几十次。读书就是这样一种,多多少少我可以掌控的,可以稳定地带给我前进感的事。生活的脚步有时急有时缓,但每读完一本书,总能让我稍微前进一点,稍微丰富一点,对自己和世界的了解稍微多一点。史铁生躺在医院的时候,王主任对他说“还是看看书吧,你不是爱看书吗?人活一天就不要白活”。这句话我现在记下来鼓励自己。不管处在怎样的境况里,翻开一本书,这一天就算是没有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