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最近两年,中文播客的线下活动变得越来越多,但是大都在北京和上海举办,因为北京和上海是众多中文播客主播的聚集地,在播客圈也有南派和北派之称。但是从去年开始,成都也开始有了中文播客的活动,我最先知道的是「The Pod Luck Club」主理人 Simona 发起的「夏日播客集市」,当时我不在成都,但是自费买票请一位读者去参加了现场活动。

今年 10 月,我刚好来到成都(找工作),从朋友圈里看到「第二届播客堂会」的消息,发现嘉宾里有认识的朋友,觉得这是一个和朋友们见面的好机会。当我仔细阅读活动推文时,我开始对「播客堂会」的发起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脑子冒出了许多好奇的问题。

图源:028.C

既然今年是第二届,那第一届堂会是怎么办的呢?028.C 青年创意社区和播客《鲸鱼赫兹》为什么想在成都办一场中文播客聚会呢?成都播客会在这场聚会上发出什么样的声音?第二届相比第一届活动形式更多样了,幕后是怎么策划的呢?

带着这些疑问,我联系上了「播客堂会」的联合发起人秋蓬,向她发出了采访邀约。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通过视频来采访中文播客的创作者们,我特别渴望线下面对面的交流,这次就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希望在「播客堂会」即将发生的空间—— 028.C,坐下来和几位发起人聊一聊。秋蓬很快答应了我的邀约,在筹备活动之余,她和郭爱美抽出了一些时间,在 028.C 的录音棚接受了我的采访。

访谈过程中,录音棚里的气氛慢慢从平淡严肃变为嬉笑放松,秋蓬和郭爱美分享很多她们对于成都的感受、与成都朋友的故事。两人身上有成都人独有的松弛感,「播客堂会」是自然生发出来的想法,主办方的初衷很单纯,为成都的播客发出一些声音,让喜欢播客的人每年都能聚在成都吃吃喝喝玩玩,而且自己每年组织活动时也是开心的。

「推播助栏」与「播客堂会」的发起人秋蓬和郭爱美的访谈内容如下,「推播助栏」下文简称「推播」。更多中文播客创作者访谈,请前往网站订阅「推播助栏」


第一届「播客堂会」的定位就是「草台班子」

推播:我们来聊一聊「播客堂会」的幕后。你们做第一届「播客堂会」的时候,是怎么萌发出这个想法的,筹备了多久,活动的定位是什么?

秋蓬:我们去年是 12 月做的,是在那之前半年,我们想到要不要做一个播客相关的活动,但是当时完全没有成型,只是一个念头。

郭爱美:也没有「播客堂会」这个概念,就是说弄一聚会。后来我们就想,我们能调动一些什么样的资源,什么样的朋友,但是又没做过,所以我们第一次的定位就是「草台班子」。

第一次「播客堂会」,我们先把身边最熟悉的朋友叫过来弄一个堂会,在圆桌的舞台上弄了好多稻草上去,搭了一个真正的草台班子,然后大家还都挺满意的。后来我们一想,可以呀,我们可以每年都做一次,把那些平时不能常来成都一块儿玩的朋友叫到成都,让他们提前来个一两天,带他们吃吃喝喝玩一玩。所以第二年也就是这么计划着弄了。

图源:028.C

秋蓬:第一年的准备工作其实很快,因为我们最终说要做「播客堂会」可能就一个月的时间吧,要做各种物料,布置现场,然后邀请嘉宾,谈什么话题,包括一些品牌赞助,很多朋友在帮忙就做起来了。去年主要就是以圆桌对谈为主,还有一个骑行活动。

郭爱美:我们做活动的一个原则,就是稍微要够一点点,但不是很费力的这种事儿我们就可以做。但如果那个手要够得很高,你会觉得很累的时候,我们就说再缓缓,等时机成熟再做。「播客堂会」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个活动,我们稍微够一够手是可以够到的,那我们就做了。

秋蓬:大家的反馈也很好,我们做了三场圆桌,每一场圆桌的氛围都非常好,观众的热情也很高,导致每一场都会延长时间,大家好像有聊不完的话。因为本身他们也想要有一些线下的聚会,又可以见到一些喜欢的主播,他们就很开心。

图源:028.C

郭爱美:第一届的时候就是那种我也没弄过,然后什么事儿也都敢做,也不想后果。但第二次就会想的更多一些了,工作起来事情也要更多一些。

秋蓬:我们筹备的时间也往前拉了至少一个月的时间,大概两个月。

 

推播:你们在做「播客堂会」这种线下活动之前,有没有操盘过这种线下的活动或者市集?

郭爱美:以前我们这家公司就是从做创意市集开始的,先是在北京,那时候完全没有创意市集的概念,我们做得比较早。来成都以后,我们做了一个 365 天的创业市集,就是把它门店化,很早就在宽窄拿了一个商铺做文创,叫「天府八吉」,现在还在。

后来在 028.C 立项的时候,我们也想把这里做成一个类似于平台的东西。首先是把我们喜欢的那些好玩意儿都装进来,再从中发掘我们可持续创作的内容。我们这边主要都是一些主理人性质的店铺,有些可能原来没有做过门店这种的,你的想法一开始可以打动我们,那咱们就试试。

 

推播:你们平常也有自己的工作,怎么样挪出来时间去筹备活动?

郭爱美:其实就是平时你如果同时干四件事儿的话,现在你就干五件事儿。我们团队里会有几个 J 人投入在 push 时间和活动规划上。

秋蓬:把那个先后顺序给它排好,把时间节点定好,把其他的工作的时间挪一挪,就像在一个框里面有很多个块儿,你把那个块给它调整一下顺序。

 

推播:能不能分享一下筹备堂会时你们各自的分工?

郭爱美:这次秋老师负责的东西更多一些,是从一开始立项,到一些非常细的筹备到执行。我们还有个统筹,她叫“栗子”,她其实是我们的播客第五个隐形的人,除了选题和录播客以外的任何事情,都是她在做,播客堂会也是。House 负责的是所有的 VI 和物料,盯着设计弄,设计是我们白嫖自己公司的,乐克负责商务和外联,邀请嘉宾。

 

推播:郭老师负责什么?

秋蓬:郭老师审稿审内容,把握调性,还有艺文体验坊中的骑行路线也是郭老师设计的。我主要的工作是写文案,做视频和图文的内容。

建立成都每年都会有播客圈子聚会的认知

推播:因为你们把「播客堂会」定义为一个中文播客爱好者的聚会,当然成都本地的听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它生长起来一个土壤,你们会希望其他地方的听众和朋友也能够多多来参加这个活动吗?

郭爱美:我们的想法是前三届「播客堂会」要先给大家建立一个认知,就是说成都每一年会有这样一个播客圈子的聚会。我们今年在嘉宾上也有所调整,也让更多的成都的主播朋友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就是想让大家知道成都,再加上云南、贵州,西南这一片有很多很多的播客。当然它的声量并没有那么大,但是我们凑在一起就还行。

秋蓬:我们有个环节叫 Talking 流水席,就是以成都播客为主,还有三家艺文机构和风哥。因为我们之前在和 YOU 成都的老师们聊天时,他们也提到成都的艺文活动很多,但是在播客这一块还是比较稀缺的,那我们也想本来跟他们之前也有一些合作,所以在想这一次能够一起做什么好玩的事情。除了 YOU 在场时间,流水席的分享,还有百米小街展,百米小街也是 YOU 成都推出的一个系列,也和我们今年的主题特别吻合的,因为那些小街小巷就是一个城市的 B Side。

推播:你前几天去上海参加了「小宇宙播客漫游日」,你能不能对比一下,它们跟你们想办的「播客堂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秋蓬:很难对比,因为主办方的角色不一样。我们的核心是大家来玩,如果你正好有播客,你就跟大家汇报一下,我最近在在考虑什么样的话题,在吃什么样的东西,我生活在这个城市,我有什么想法?我们就是想和生活结合起来,一起做一个一年一度的聚会,吃吃喝喝,聊聊天这样的。

就是以前那种大户人家举办堂会,当然跟我们现在的形式肯定不一样,就会邀请一些戏班子或者说演艺人员,来表演一个节目,然后大家吃吃喝喝热热闹闹的聚一下,就是这种感受。所以我觉得「播客堂会」跟「小宇宙播客漫游日」是两种做事情的方式,而且它们的体量也更大一些。

郭爱美:当然我们未来也想把它做成那样的体量,只是我们的出发点并不是那样。那样做对于我们来说太累了,我们还是想一年一度的「播客堂会」让大家能有个兴奋点,就是我们明年再做的时候,又要做这个了,是开心的,而不是我的天哪,又要做?

秋蓬:我们也不想把自己绷得那么紧,感觉做完这一次要歇口气,明年做不做还要思考一下,我们当然希望每年都能做下去,但是做这个的过程中当中不要把自己全部掏空。

让成都播客在 Talking 流水席上集体亮相

推播:你们在规划活动板块上是怎么考虑的?

郭爱美:圆桌对谈肯定是要有的,但是又觉得光是圆桌对谈,大家来了还得干点什么。成都还有那么多的好玩的,艺文机构和团体,这么多播客,怎么把它们在这个堂会里去呈现出来呢?Talking 流水席是一个,虽然每个人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集体亮相的有点像马拉松似的活动。还有艺文体验坊,因为很多做播客的人都不是专职的,他其实有他的本职工作,或者有其他喜欢的东西,你本身的工作想不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它好玩的地方呢,我觉得这些也可以融入到这个活动里来。所以也打探了一下这些朋友都有没有这样的意愿,一看还能凑齐一盘东西,就给大家整一下。

秋蓬:我们又说回到「B side」这个主题上面,可能听播客的人会觉得主播就是你的 A 面,那你的本职工作就变成了 B 面。所以艺文体验坊的每场活动大概限制在 12 到 20 个人,互动性会更强一些,听众能够直接感受到这个主播身上其他的一些技能,这种就是一些小而美的东西。

还有一块就是逛吃游园会,我们楼下不是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店铺嘛,加上吃的喝的,我们到时候会弄一个那种集套章的玩法。

郭爱美:就是让没有那么高频次听播客的人有其他的玩法。因为我们面向的也不光是听播客的用户,街上还有游客,还有那些为了玩的那一群人,大家都得照顾到。我觉得你要奔着主播来,想听分享,你就到楼上演艺厅参加圆桌。如果你就是想当个聚会,就是来玩儿,来打卡,你就在楼下,大家就分开各玩各的。

秋蓬:我们还会有一面留言墙,设置了三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跟成都相关的,就是你喜欢成都的哪一面?类似于我住在成都的理由。还有一个是你私藏的播客单集是什么,以及你希望在播客上听到什么样的话题。用这三个问题把成都和播客这两个关键词提出来,我们也是想了解听众他在播客内容上有什么样的需求,以及了解他们对成都的感情。

郭爱美:Talking 流水席会在一楼的玻璃房,搭一个类似录音室的环境,像是在录播客,但我会我们会对外扩音,放个喇叭,你在街上路过肯定也能听得到,像播客形式的开放麦。但是不会录音,这是线下的玩法,就停留在线下。

成都的 B Side 有点具体,噶!

推播:在第二届「播客堂会」举办的消息发布后,你们还联合了九家播客发起了一个线上的超前企划,怎么想到做这件事?

郭爱美:我们其实有一个成都播客的群。九月份的时候,我们一起碰过一次头,说我们得搞点事情。那从什么事情入手比较简单呢?就是我们在群里接龙。比如说我们想一个话题扔到群里,你想接龙了就在自己的节目里围绕这个话题去去聊。也没有说非得是多少个台,都属于你自愿。这样对播客堂会有一个预热,让听播客的这群人知道,成都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都在做这个选题,都在聊这个事儿。

秋蓬:而且我们会把这两期的企划,第一个是「成都有点具体」,然后是「B side」,把它融合成一个专题页面,我们已经做出来了,到时候会把它放到一楼的一面墙上展示出来。

两个结合在一起,就是「成都的 B Side 有点具体,噶!」。成都话「噶」意思是是不是或者对不对,希望寻求认同的语气。因为我们觉得播客创作,内容是它很核心的一块,既然做了这两期企划,我们就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借「播客堂会」的现场展示出来。

推播:这么多档播客,他们聊了「B Side」之后,听众的反馈或者怎么样?以你们的《鲸鱼赫兹》为例分享一下。

秋蓬:我们没有复盘。因为我们自己聊的B Side的是我们的人生经历。这种共鸣我觉得太主观了,对吧?

郭爱美:你没觉得其实「B Side」有点门槛吗?因为比如说你喜欢钓鱼,除非你钓鱼钓到社会上都知道你这个身份,它才能叫你的 B Side。你又是一个主播,你又是一个钓鱼佬,好多人都知道你,那就证明你有 A 你有 B,是吧?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成自己的另一面。

所以我们的这个选题其实是有两方面考虑。一是让你重视你的喜好,它有可能会给你带来些什么,之前不是有个词叫「斜杠」吗?你有可能就变成斜杠了。另一方面如果你本身就是,那你就把它跟我们分享一下。

推播:我问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这个企划发布之后,有没有给「播客堂会」的活动导流?

郭爱美:我们的目的也不是导流。这就是我们本来要做的一个事儿,他刚好出现在播客堂会前了。在主播群里,前两次都是《鲸鱼赫兹》牵头,我们想的选题扔在这个群里的,没想到大家这么的热烈,我们以为会石沉大海。我们想等忙完播客堂会,我们还要再继续做这件事情的,再 push 一下其他朋友想想选题。

 

推播:这个成都播客群是什么时候建的,有多少人?

秋蓬:我们也是前两年才加进去的,群里目前有 80 多个人。我们想既然叫「成都播客」,它是一个圈子的话,我们要有一些持续的内容创作,才能够成为大家互相督促成长的一个地方,就是你有一部分的成长可能是因为这一群人的存在。

一年有一次放下 I 人的身段,跟大家聚个会

推播:你们觉得做中文播客的线下活动能给播客创作者和听众带来什么?

郭爱美:我们自己是想在线下跟听众有一些交流的,听众也很想看看我们本人长什么样吧,但需要一个度,我觉得对于我来讲一年一次就够,因为我是一个非常 I 的人。

我们播客的这些听众,我觉得有些像朋友一样的。因为我的节目我也不教你做人也不教你做事,大家听我们的声音其实就是一个陪伴,下饭也好,助眠也好,我们起到的是这样一个功能。我们也很想线下面对面的看一看,我们的听众是什么样子的,当他们给我们评论的时候,我们也好奇那个评论后面是一张什么样的面孔,他们也应该好奇,一直在那个播客里跟他们说话的这个人,他的人能不能跟声音对上号?

我当然希望我们这个聚会的受众群体是越来越大的。不说在其他城市有多大的反响,至少让这些成都听播客的人,这里就是市中心,很容易到达,完全可以一年有一次放下 I 人的身段,跟大家聚个会,哪怕你只是买一张票,听个沙龙,默默坐在那里听完是吧?

秋蓬:我们希望「播客堂会」是到了年末你觉得要带来一些东西跟大家分享的一个节点的感觉,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它的声量会更大一些。

而且我觉得,不是说我们做完这件事情就不做跟播客相关的其他的活动了,结束之后,我们未来还有可能做一些小型的关于播客的线下活动,它可以连接起我们平时在做的事情。对于单纯来参加这个活动的那些听众来说,就像郭老师说的,我们就见个面,也不会给大家造成什么困扰,这是一个公开的活动嘛。你可以玩一玩,赢一些小礼物回去。

 

推播:第一届圆桌对谈只有一天,这次为什么两天都安排了?

秋蓬:就是撑满一个周末,毕竟一年才一次,两天不过分吧,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来成都好好感受一下,把那个时间拉的长一点。

郭爱美:第一届的时候确实心里比较虚,不知道这个活动能不能支撑两天,占用大家两天的时间。这次就是虽然心里也是有点虚,但是你又考虑到来一天好像有点短,除了本地的朋友,如果是外地的朋友来一天他比出差都短,你总得干点什么,对吧?

 

推播:第一届有没有发生什么你们觉得很有意思的,记忆深刻的事情?

秋蓬:现场的氛围都很好,反而很难找到那个比较突出的,待着就挺开心的。

 

郭爱美:我有一个。我们第二天不是出去骑车了吗?田螺老师带着我们去吃了一家面,作为一个成都人我都没吃过。那家其实特别有名,我因为它太有名了,我就没吃那家。田螺就带着我们去那儿,提前帮我们安排了很多不一样的面。那个面真的很好吃,叫「杨伯英杂酱面」。

秋蓬:田螺是湖南人,在北京生活,她是美食作家,写过食谱,出过书,她的节目叫「厨此以外」。

 

推播:那你们有没有想象过今年会发生些什么?

秋蓬:我觉得今年现场执行会更累。我们其实没有太多预期,能够让大家比较舒适的参加活动,能够玩的开心点就好了。

郭爱美:圆桌我不担心,因为大家都很厉害,我好怕 Talking 流水席那儿大家聊嗨了,现场还公放,怕后边收不住。我们是有时间限制的,一个台 15 分钟,很快就聊过去了。我期待大家能够玩得开心吧!


「推播助栏」是一家中文播客行业媒体,致力于访谈中文世界最好的播客创作者,结合学术研究观察中文播客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