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如今阅读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阅读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帮助我应对特定问题的知识,而且思考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多次重大改变。因此我总感觉自己是了解阅读的。是知道它的种种好处和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的。但事实是这些想法大部分都只是停留在心中模糊的印象,未曾用文字表达出来过。如果真被人问起「阅读是什么」,我想我是不能说出一个自己真正认可的答案的。
只停留在脑海的思考虽然可以给我带来精神上的充实感和身心上的愉悦感,但我知道这并不能算真正的思考。充其量只是模糊的经验总结,是充满缪误和想当然的直觉的。只有在文字化确定化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和解决其中蕴含的谬误和漏洞,最终获得一点经得起推敲的观点。
下面的内容虽然经过了我多次的修改,但其中绝对还存在很多错误和不足的地方,还请大家在发现之后指正出来。在这里我先提前谢谢大家了。
感受类阅读
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将阅读粗略的分成了两类:感受类阅读和知识类阅读。所谓的感受类阅读是一种在阅读中捕捉体会自己内心中产生的种种情感和思绪的过程。
而知识类阅读是一种在阅读中,学习作者在书中展示出的知识和经验并将它们转化为属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主要介绍感受类阅读,有时间我们在进行知识类阅读的介绍。
什么是感受类阅读
经过上面对感受类阅读的简单介绍,我们很容易发现对小说、散文、随笔和诗歌的阅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属于感受类阅读。这也可能是大多数人唯一能想到的感受类阅读。但在我看来感受类阅读的范围不只局限于这样狭小的范围。
不管书中的内容是关于什么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脑海不可避免的都会冒出各种各样的思绪和感受。其中不仅仅包含与所阅读书籍内容相关的思绪和感受,而且还包含那些我们联想到的或者莫名其妙想到的有关我们自身和我们身边的人事物的思绪。我认为「捕获」这些思绪的过程也属于感受类阅读。
感受类阅读的重要性
以获得感受为行为目的事情常常只被人们当做是一种不需要去认真对待的娱乐方式。就连我特别推荐的一本教我们如何阅读知识类书籍的书《如何阅读一本书》,也说为了感受而进行的阅读是不需要重视的,更不需要什么技巧。
当然,除了获取资讯与理解外,阅读还有一些其他的目标,就是娱乐。无论如何,本书不会谈论太多有关娱乐消遣的阅读。那是最没有要求,也不需要太多努力就能做到的事。而且那样的阅读也没有任何规则。任何人只要能阅读,想阅读,就能找一份读物来消遣。
我在一开始也是持有这样的想法,但随着我逐渐明白了那些我们体会、捕捉到的情感、思绪对人自身的重要性后(这将在下面进行详细的介绍),我越来越重视像阅读这样可以很好的获取感受的行为。
而且虽然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但其实体会自身的感受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我们身上是存在很多因素(阻抗)阻碍我们体会自身感受的。像感受类阅读这样的行为,可以训练我们克服阻抗,体会自身感受的能力。让自身对感受越来越敏锐,能体会到自身更多更隐秘的感受和想法。
当然我们要清楚最好的训练是我们生活本身。但生活中的阻抗有时候是强大而且让人「恐惧」的,因此通过感受类阅读这样的方法可以如同辅助轮一样让我们在真正面对生活中的阻抗之前,获得足够的经验,而不至于直接「迎战」关底 Boos。
感受的重要性
感受类阅读因为「感受」,而需要被我们重视。那「感受」又是因为什么而需要被我们重视的呢?我认为总共有三点。
首先它们可以调剂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感受到放松感和愉悦感。这是最浅显,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因为这个原因而去做一件事情。
其次它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如同灯塔般的指引。让我们在浩如烟海般可以去做的事情中,初步筛选出一些事情来。在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和判断后,最终可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最后它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深藏在意识之下的潜意识。甚至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内心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进而让我们可以更好的生活。下面我就后面两条进行详细的讨论。
指引我们的生活
选择自己要做什么
在大学之前我们的人生轨迹是比较清晰的。在每一步的选择上都有一些强制力(家长、学校等等)推着我们走向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我们的意志只有反抗和认可两条道路可以选择,而且反抗和认可都是一个需要持续进行的过程。
可当上了大学乃至工作之后,那些约束我们的强制力变少变弱了,我们拥有了一些选择去做什么的机会。需要也被迫需要思考「我要做什么」的问题。这既让我们感到迷茫不知所措,让世界的本来面目(混沌性)猛的展开在了我们的眼前。也让我们有机会去真正的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从而有机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的个体。
可大部分人是没有认真思考过「我要做什么」这一问题的。过的依然是和以前差不多的生活,被强制力(工作,家庭,朋友)推动着前进。可我们总有可以休息的空闲时刻,那时如果我们回想一下如今一直持续的生活,就可能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陷入迷茫空虚的境地。
这样一直被外界的力量推着去做事情,而自己却没有主动选择做过什么,未免太过可悲。当然在这我并不是否定工作和家庭。人是一定要履行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的。不管是对社会的,还是对家庭的。但我认为人对自身也有应该要履行的义务——那就是尽力去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想要完成这一义务就必须去尽全力解决「我要做什么」的问题。
一个困难的问题
每一个认真思考过「我要做什么」问题的人,都会承认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的类型不同于我们从小训练解决的绝大部分问题。它不是一个客观问题,而是一个牵扯到「我」的主观问题。我们可以说在本质上「我要做什么」是一个无法通过理性解决的问题。因为理性中最重要的质疑精神在这里无法得到应有的限制。
主观问题并不像客观问题一样存在一些真理(公理)来做我们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每当我们为我们所做的行为寻到到一个合适的原因时,理性都可以接着反问这一原因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话怀疑的链条就将没有尽头,我们永远也得不到最终的答案。
那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来解决这样一类主观问题呢?在我看来主观的东西只能通过主观的东西来解决。我们只能靠自己主观的感受来解决「我要做什么」的问题。也就是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来回答「我要做什么」。这有点类似于克尔凯郭尔所说的「信仰之跃」。
看到这里我们容易因为怀疑感性的可靠性,以及怀疑通过感性得出的答案能不能经得起检验而对这个方法将信将疑。但这样的想法其实是以解决客观问题的思路,去思考主观问题。并且即使我们顺着这样一条解决客观问题的思路走下去,去追问检验答案正确性的方法是什么时。我们也会发现是得不到一个客观清晰的标准来判断我们选定去做的事情是不是「我们要做的事情」的。
我们要明白到了主观问题的领域后,是不存在一个独立于「我」之外客观存在的不可辩驳的真理的。人在解决「主观问题」的时候是自由的,也被迫自由的(我们无所依靠)。我们如果在主观问题上套用解决客观问题的思路,那就如同禅宗所说的「在兔子头上寻找犄角」一样。
现如今我们大多数人和社会的风气都太过高估理性的力量了,将理性当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说我们正在将理性宗教化,理性正在走向它的对立面。
但也请注意我也不是在这里提倡纵欲主义。就像我们不能过度依赖理性一样,我们也不能过渡依赖感性。所有的「工具」,都只应作用在其有效范围内。在「我要做什么」的问题上,感性负责行为的初步选择,而理性负责进一步判断。
我们能去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多到我们目不暇接,不知如何选择的程度。但是这些行为与我之间都没有建立起太深的联系,因此虽然它们的种类很多,但其实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样的。就像小王子里面说的:
你只是一个小男孩,和成千上万的小男孩完全一样。我并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而言,我只是一只狐狸,和成千上万的狐狸没有两样。
而我们通过感受和激情做的就是在这无数种可能进行的行为中,初步筛选出几种,与它们建立起基本的联系(有点类似于小王子中所说的「驯养」)。然后再通过理性对这些我们感兴趣的行为进行分析和思考,选择其中最适合我当前状况的行为。理性不能去质疑感性得到的行为的原因,感性也不能脱离理性盲目的去做事。我们应当明确理性和感性对我们来说都是同等重要的,不应该抬高一个,贬低另一个,它们都是「我」的一部分。
认识我们自己
我们不为自己知道的一面
但我们要清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通过它我们得到的只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大致方向。既然说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我们就必须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也就是要明确自己的感受。
这个问题乍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因为我就是我,我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呢?可随着弗洛伊德揭示出人拥有难以被自己察觉的潜意识一面的事实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认识自己」并不像其看起来的那样简单。
精神分析学说希望能够通过「揭示」患者深藏起来的潜意识活动,来帮助治疗病人没有明确生理病因导致的精神类疾病。在这一过程中精神分析师通过鼓励,引导病人「坦露」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来获取进行精神分析所需要的材料。
在大量的临床治疗后,精神分析师们发现病人身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因素阻止他们体会和表达自身,阻碍神经分析的顺利进行。他们称这些因素为阻抗。这一发现揭示出体会自身的感受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唾手可得。也明确了如果我们想要更好的体会自身的感受,需要去解决什么问题。
分析师的一大任务就是帮助病人克服阻抗的力量,让他能更好的体会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精神分析学说对阻抗有着大量的研究,我想我们可以从精神分析学说中寻找克服阻抗的方法。
最后我还要提一句,因为始创者弗洛伊德的性压抑理论,使得很多人「厌恶」精神分析学说,认为这就是一种骗人的把戏。但我们要清楚精神分析学说和所有学科一样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它在后面也发展出了很多更加科学,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的新学说。
自我分析
在进行常规的精神分析时病人和分析师的责任一般划分的是十分明确的。病人负责毫无保留的「袒露」自己的全部想法和感受。分析师则负责引导、鼓励帮助病人克服阻抗,并分析这些感受想法揭示的潜意识内容。
但我们都明白大部分人是没有机会进行这样系统的精神分析的,因此有一些学者思考起自我分析的可能性来。即人们能否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阻抗的力量,更好的体会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激发自己内心中意识难以觉察的心理活动,最终缓解甚至解决自身的神经症。
霍妮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学者。并且虽然对精神分析师来说研究自我分析的最主要目的还是帮助病人治疗那些没有明确生理病因导致的精神类疾病,但她还强调了自我分析的另一个附加的价值,那就是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激发自身蕴含的潜力,通过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努力提升自己。
她将自己关于自我分析的思考和研究写在了一本叫《自我分析》的书中。这本书包含了如下内容:
- 从多个角度对自我分析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 介绍了一种可以解释神经性失调以及阻抗来源的精神分析理论。
- 通过对照一般精神分析给出自我分析的任务和基分析流程,并通过几个实例帮助我们进行理解。
- 系统性的分析和介绍各类阻抗,并给出处理阻抗的一些思路。
- 介绍自我分析存在的局限性。
这里自身能力的原因,我无法现在就对书中的内容进行更加详细的介绍(后续可能会出这方面的内容)。在这里谨作为读者推荐大家去看一下这本书。这本书中指明了一条帮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的道路。我想这是对每个人来说是最弥足珍贵的。
后记
看完这篇内容后可能有人感到困惑,为什么这样一篇介绍感受类阅读的文章,主要却在介绍有关「感受」的内容。因为在我看来想要真正认识一个行为,最需要解答三个问题:「这个行为是什么」,「为什么要去做它」以及「如何去做它」。对于感受类阅读来说,第二三个问题都需要从「感受」的内容中寻找答案。因此我需要用大篇幅去介绍「感受」相关的内容。
最后我说一下自己写这篇文章的心路历程。这篇文章是我在去年写的一篇博客的基础上进行大量修改和扩写得到的。前前后后写了得有两个多月(虽然利用的基本都是每天在地铁通勤的一个小时)。
写到最后有关自我分析的内容时我几乎想要放弃。因为当我想要更加详细的解释书中内容的时候,发现自己知道只是模糊的只言片语。在将它们写下来的时候我感到很痛苦,有种不懂装懂的感觉。但完全放弃这篇费了不少心力创作的文章我又很不甘心,最终选择如今的一种方式来向大家介绍自我分析。这样虽然得到的是一篇不太满意的文章,但能写完发出来还是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下一步我想我得重新闭关学习一些东西了,包括论述的逻辑和《自我分析》的相关内容。希望下次能写出一篇自己也满意,对大家也会有所帮助的文章。最后的最后感谢大家能够看完这篇不太完整的文章。